王瑜
摘 要:隨著可視喉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見習學生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教學中可視喉鏡技術顯著改善了見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視喉鏡技術是未來臨床麻醉教學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可視喉鏡;氣管插管;教學
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是臨床麻醉中最基本的一項操作技術,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臨床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操作步驟如下:將病人頭后仰,雙手將下頜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張開,或以右手拇指對著下齒列、食指對著上齒列,借旋轉力量使口腔張開。左手持喉鏡柄將喉鏡片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將舌體推向側后緩慢推進,可見到懸雍垂。將鏡片垂直提起前進,直到會厭顯露。挑起會厭以顯露聲門。如采用彎鏡片插管則將鏡片置于會厭與舌根交界處(會厭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會厭韌帶緊張,會厭翹起緊貼喉鏡片,即顯露聲門。如用直鏡片插管,應直接挑起會厭,聲門即可顯露。以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筆式持住導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進入口腔,直到導管接近喉頭時再將管端移至喉鏡片處,同時雙目經過鏡片與管壁間的狹窄間隙監視導管前進方向,準確輕巧地將導管尖端插入聲門。
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要求安全、迅速、正確、無損傷。操作者應熟練掌握口咽的解剖結構,并經過正規培訓。操作時需根據解剖標志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操作過程中應動作輕柔,避免使用暴力,以免損傷牙齒。注意保護口、鼻腔,咽喉部和聲門黏膜,減少喉頭水腫的發生。
以往在教學中通常采用普通喉鏡,這對于見習學生來說困難重重。因為見習學生沒有臨床經驗,對口咽的解剖結構不能完全掌握。在實踐過程中很容易損傷牙齒,口、鼻腔,咽喉部和聲門等部位的粘膜。而且插管的成功率低,學習效率低下。在教學中采用普通喉鏡,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有很大的顧慮。這是因為口咽部空間有限,在置入喉鏡后,老師無法觀察見習學生的操作程度,無法給予見習學生指導。
可視喉鏡是一種特殊的喉鏡產品,又被稱為間接喉鏡,一般來說,間接喉鏡是一個有柄的圓形平面鏡,鏡面與鏡柄相交呈120度,鏡面的直徑各有不同,應根據受檢者的咽腔情況選取合適大小的間接喉鏡檢查。一般的喉鏡不具備可視性,必須要通過外置光源,用肉眼仔細觀察后才能進行操作,不僅費時間,而且不容易成功,效率極低。可視喉鏡的顯示器可前后、左右大角度旋轉,方便臨床操作和教學;型號多樣化,適用于不同年齡和張口度患者;內置式電源,適用各種操作場合。
可視喉鏡的優點有:①操作簡單,與傳統喉鏡操作方法無異。口腔內結構可清晰呈現在屏幕,可輕松完成圖像采集和視頻錄制,有助于臨床教學;②顯著改善聲門顯露分級,接近99%的患者聲門顯露分級可達到Ⅰ~Ⅱ級(Cormack-Lehane分級),可至少將聲門顯露分級降低1級;③氣管插管時間變得更短,成功率更高,食管插管率更低;④普通喉鏡氣管插管時體位呈口、咽、喉三軸一線的嗅物位,以便更好地顯露聲門,頭頸部操作幅度較小,適用于頸椎損傷病例;⑤操作力量更輕,損傷更小,血流動力學變得更加平穩。
目前教學中采用可視喉鏡,顯著改善了見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視喉鏡下行氣管插管整個過程都在屏幕上顯示,老師可以實時講解,通過觀察學生的操作,及時發現學生錯誤并立即糾正。可視化可有效緩解見習學生的緊張情緒,有效降低了氣管插管的難度,提高了見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綜上所述,在見習學生明視經口氣管內插管教學中應用可視喉鏡,其效果顯著,不僅減少組織的損傷程度,同時使氣管插管成功率得到明顯提高,縮短插管時間,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房潔渝,李 強,郭雋英.Glide Scope視屏喉鏡在麻醉見習教學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10):3928-3929.
[2]封 光.可視化技術在臨床麻醉有創操作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