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芬
【摘 要】 目的:提高臨床靜脈輸液中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對門診患者隨機分為甲(改良的負壓靜脈輸液法)、乙(傳統的靜脈輸液法)二組,累計行頭皮靜脈,手背靜脈穿刺合計425例,其中甲組(改良組)為250例,乙組(傳統組)為175例。統計方法:卡方X2檢驗。統計工具:Spss17.0。結果:經X2檢驗,X2=22.213,P=0.000,與乙組比較,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1)。改良的負壓法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最高。結論:改良法可取代傳統法,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負壓;靜脈輸液;護理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15-01
Clinical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venous infusion
Abstract Objective: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vein puncture in clinicalintravenous infusion.Methods: For out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improved method of negative pressure vein infusion) and b (traditional intravenous infusion method) two groups, the cumulative scalp vein, the back of hand vein puncture total 425 cases, including students' group (improved) for 250 cases, group b (traditional group) for 175 cases. Statistics: chi-square X2 test. Statistical tools: Spss17.0. Results: the X2 test, X2= 22.213, P = 0.000,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highly significant (P < 0.01). Improved method of negative pressure venipuncture once the highest success rate.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method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negative pressure;Venous;transfusion;Nursing
在臨床護理中,靜脈輸液是臨床工作中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也是臨床上較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又是基礎護理技術操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靜脈輸液中的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的高低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代表護理水平的高低,代表患者對護士護理水平的信任度。站在更高的層次來講,也代表醫院治療水平的高低。筆者經過十幾年的臨床摸索,感到負壓靜脈輸液法能大大提高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減輕靜脈穿刺一次不成功而給病人帶來的身心痛苦,過硬的技術是架起病人及家屬對護士工作理解與信任的橋梁。筆者經過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現將心得體會記下以備同仁相互探討。
1 臨床資料
從2013年9月1日起至2013年11月30日止,病人共425人次,其中甲組250人次,乙組175人次,不選擇病人,其中男242例,女183例,平均年齡 40歲,其中60歲以上男性老人72人,10歲以下男性兒童77人,55歲以上的女性老人88人,10歲以下女性兒童90人(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老人和兒童比較多),98人為成年人,隨機分為甲、乙二組,甲組(改良組)250例,乙組(傳統組)175例。
2 方法
2.1 對照組(傳統組)按常規準備,按教科書上常規靜脈穿刺輸液法進行穿刺[1];試驗組(改良組):采用負壓進針法。具體方法為:前面準備與對照組常規靜脈穿刺輸液法相同,不同之處是在一次性輸液管排出空氣后并返折下段輸液管,用左手擠壓調節夾下段輸液管,使輸液管內的少量液體排出,然后左手擠壓后捏住輸液管保持不動,右手持輸液針頭按常規穿刺進針,當針尖斜面全部刺入皮膚后,左手隨即放開折疊的輸液管,繼續進針一直到進血管,當針頭一進入血管就迅速有回血(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此時的回血比常規的對照組要快,而且絕對不會出現不回血的現象)。此時頭皮針靠近針頭部分的輸液管呈負壓狀態,其負壓大小、回血量、速度與靜脈穿刺前所排出的液體量呈正比[5],余同常規靜脈輸液法。
2.2 結果 一針穿刺不成功不見回血計為失敗;一針穿刺回血,輸液順暢計為成功。見下列表1
3 討論
在臨床靜脈輸液中,由于人為產生負壓,使頭皮針在刺入血管的瞬間立即回血,避免了因回血過慢而造成穿破血管以至于引起穿刺失敗。常規靜脈輸液中,操作護士一般是憑借針頭有無回血或者針頭刺入血管后有穿破血管壁的手感或者進入血管后的空感來判斷。但如果操作護士經驗不足,往往持續刺入過深或過長,造成退針時才看到回血,而有時如果回血慢,回血不出現在一次性頭皮針的橡膠軟管內,僅僅出現在硬的針頭部分,因而容易造成操作護士沒有看到回血;而穿破血管壁的手感和進入血管腔的空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經驗性,容易使操作護士判斷失誤。而采用負壓靜脈穿刺進針法進行穿刺,能使血液迅速流入頭皮針前端約2-3cm處[2],操作者可準確地判斷,減輕了患者因為穿刺一次不成功而帶來的痛苦。頭皮針內的回血是穿刺一次成功率的硬指標,而回血量的多少就在于擠壓液體量的多少。在門診,特別是在搶救過程中,靜脈輸液一次成功率就顯得尤其重要。從表1中可以看到,靜脈輸液中采用負壓靜脈穿刺法進行穿刺,一次成功率百分之百,效果滿意。這對提高護理質量、臨床治療質量和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均有一定的價值[3][7]。不過,在使用負壓靜脈輸液法時要注意以下三點:①在進針之前,調節夾一定要擰緊,針頭不能有液體溢出,否則不但針頭無回血,還會造成皮下腫脹[4];②排出頭皮針前端液體后,左手或者右手無名指和小指要夾緊輸液管,防止空氣從針頭回縮;③一定要等待針頭斜面全部進入皮膚后,左手或者無名指和小指夾緊的輸液管才能松開。上述三點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點。否則,不能產生負壓。特別是在兒童和老年人以及休克患者血管不充盈等情況下,負壓靜脈輸液顯得更加重要[4][5][6][8][9][10]。綜上所述,負壓靜脈輸液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殷磊.于艷秋. 護理學基礎.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43.
[2] 吳軍玲.負壓進針法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山西護理雜志,1998,01.
[3] 韋菊英.一次性輸液管負壓穿刺下肢靜脈回血率效果觀察.廣西醫學,1999年6月第21卷第3期
[4] 葛朝榮.顏井先.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改良法的臨床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01年5月第7卷第4期
[5] 陳英楊.艷丁玲.輸液管內負壓在細小靜脈穿刺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2001.
[6] 孫萍.辛爽.曾艷.負壓進針法在老年患者靜脈穿刺中的應用.上海護理,2003.
[7] 張云紅.負壓進針法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5.
[8] 梁孝梅.秦泗芳.遲曉玲.許建娥.負壓進針法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06.
[9] 沈瀅.李麗.趙美霞.陳玲.劉小珊.負壓進針法在早期休克患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護理學報,2007.
[10] 胡建華.負壓進針法在腹瀉患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
[11] BROMAGE P R, VAN STEENBERGE A, FAGRAEUS L, et al. A loss-of-resistance-to-negative-pressure test for subarachnoid puncture with narrow-gauge needles[J].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1993, 18(3): 155-161.
[12] Scholander P F, Hargens A R, Miiller S L.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interstitial fluid of animals[J]. Science, 1968, 161(3839): 321-328.
[13] Flisberg K, Ingelstedt S, rtegren U. On middle ear pressure[J]. Acta Oto-Laryngologica, 1963, 56(S182): 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