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段好陽
【摘 要】 目的:觀察手法松動術結合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58例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的患者。男32例,女26例;年齡16~64歲,中位數37歲;病程1.5~7.5月,中位數5.2月;左肘31例、右肘27例;術前肘關節屈伸活動范圍15°~80°,中位數56°,前臂旋前42°~80°,中位數64°,旋后27°~59°中位數41°。均采用手法松動術結合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采用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評定肘關節疼痛、活動度及功能改善情況。結果:治療8周后,Mayo評分由治療前(51.83 ±10.55)分升至術后(92.17±11.46)分,關節屈伸活動范圍0°~130°中位數109°,前臂旋前72°~86°,中位數82°,旋后65°~79°,中位數73°。按照上述療效標準評價療效,本組優33例、良11例、可4例。結論:手法松動術結合中藥藥物離子導入可有效改善肘關節疼痛、活動度及功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手法松動術;中藥藥物離子導入;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53-01
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是肘部骨折、脫位及軟組織損傷后進行手術治療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多為術后患者長時間不適當的外固定或因懼怕疼痛而對傷肢不愿鍛煉所致,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自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作者采用手法松動術結合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58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齡16~64歲,中位數37歲。均為在煙臺市海港醫院住院或門診治療的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患者,其中左肘31例、右肘27例。術前肘關節屈伸活動范圍15°~80°,中位數56°,前臂旋前42°~80°,中位數64°,旋后27°~59°中位數41°。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2.1.1 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 采用上海產931型直流感應電療機治療。患者取平臥位,患肘置于體側或胸前,用清水將治療部位擦洗干凈,治療襯墊厚度為1cm,用溫水浸濕后擰干。所用中藥處方為:海桐皮20g,透骨草20g,乳香20g,沒藥20g,當歸15g,川椒20g,川芎10g,紅花10g,威靈仙10g,防風10g,白芷7g,甘草10g。每付中藥用50%乙醇溶液750ml浸泡,7d后濾去藥渣加冰片少許,備用。將浸過中藥的絨布敷在10cm×20cm的治療襯墊上,接正極,用同樣的方法將浸過5%KI溶液的另一襯墊接負極,電極對置于肘關節內外兩側,疼痛明顯側接正極,較輕的一側接負極,電流密度0.05~0.1mA/cm2,每次治療20 min,每日1次,連續治療4周。
2.1.2 手法松動術 患肘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結束后進行,施術者立于患側。首先放松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然后一手將患肘近端固定,另一只手握住患肘遠端,輕度牽引并輔助進行肘關節伸、屈、旋前和旋后松動,力度以略超過患者的痛閾強度為宜,每次20min,每日2次。施術后關節腫脹、疼痛加重者可采用冰敷治療,忌用暴力手法按摩肘關節以防后期骨化性肌炎形成。治療期間指導患者進行主動運動以及肌力訓練,停用其它消炎鎮痛藥物。
2.2 療效評價方法 采用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評定肘關節疼痛、活動度及功能改善情況(包括疼痛45分、運動20分、穩定性10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25分,共4個方面;≥90分為優,75 ~89分為良,60~74分為可,≤59分為差。
2.3 數據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后Mayo評分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3 結果
治療8周后,Mayo評分由治療前(51.83 ±10.55)分升至術后(92.17±11.46)分,關節屈伸活動范圍0°~130°中位數109°,前臂旋前72°~86°,中位數82°,旋后65°~79°,中位數73°。按照上述療效標準評價療效,本組優33例、良11例、可4例。
4 討論
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屬祖國醫學筋傷、痹證范疇,其原因:①肘關節骨折常為關節內復雜粉碎性骨折,其愈合過程緩慢,關節內纖維組織和疤痕組織生長和充填是導致肘關節功能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②手術過程中的再損傷。③術后制動時間過長,組織間隙中的漿液纖維滲出物及纖維蛋白沉積,進而發生纖維粘連。再加上外傷后關節囊、韌帶及通過該關節的肌肉肌腱出血、滲出,血腫機化,極易形成廣泛的關節內粘連及肌肉肌腱組織攣縮,嚴重影響肘關節的正常活動。④功能訓練過程中強行伸肘和用力活動增加關節周圍出血和纖維化,降低了關節的活動能力。
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是臨床上一種有效且副作用較小的治療方法。一方面,直流電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供、加速炎癥因子排出,還能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增高細胞膜滲透性,使藥物有效成分以離子形式進入治療部位;另一方面,經直流電導入的藥物有效離子成分主要堆積在表皮內形成“離子堆”,停留數小時至數天,之后通過逐漸滲透進入治療部位。本研究中,正極導入的中藥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等功效,負極導入的5% KI溶液可軟化瘢痕、松解粘連。
在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結束后配合患肘關節松解術手法治療,可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粘連,增強肌腱、關節囊和瘢痕組織的伸展性,通過蠕變原理達到增強關節活動范圍的目的。在施行手法時應注意[2]:①時機的選擇上應以3至8周為宜,時間越久,效果越差;②骨折處必須要有堅強內固定或已達到臨床愈合,方可進行手法松解。
綜上所述,手法松動術結合中藥藥物離子導入治療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可減輕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攣縮,恢復正常彈性和生理功能,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方平,王人彥,楊寅.“4點法”小針刀松解術治療肘關節僵硬[J].中醫正骨,2015,27(4):29-30.
[2] 孫成長.手法松解合中藥熏洗治療損傷后肘關節僵硬[J].中醫正骨,2008,2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