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彬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立足省情農情和工作實際,聚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推動鄉村振興重點突破”的重大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全省鄉村振興大會安排,研究謀劃全產業鏈發展舉措,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第一,突出打造四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培育川糧油、川豬、川菜、川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做強現代種業、農業裝備、農產品冷鏈物流“一一三”農業產業體系。
第二,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建設適度規模的生產基地。培育引進加工型龍頭企業,實施產地初加工補助行動。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共進共富共舞利益聯結機制。
第三,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推進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農旅文體融合示范園區。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網絡。
第四,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的路水電氣訊防“六網”建設。推進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家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的“五變”行動。
第五,深入實施農業產業化排頭兵工程。重點扶持川糧油、川豬、川茶等全省排名前五的特色產業龍頭企業。開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開展對外合作“兩區”建設試點。
第六,深化提升鄉村振興先進縣、先進鄉、示范村創建。制定現代農業先進縣、鄉、村認定管理辦法,引導地方聚焦重點創建。先進縣、鄉、村享受評先評優、財政獎勵、土地激勵等政策優惠。
第七,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實行臺賬管理。研究集體資產股權量化管理辦法,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入第三方經營。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放活承包地經營權。
第八,積極建設安寧河流域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堅持以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持續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加快建立扶貧產業園和“飛地園區”。
第九,大力培養“一懂兩愛”農業農村干部隊伍。在引育選用上下功夫,引進農村金融等專業人才,科學考核選拔干部。加強作風行風建設,強化農村集體“三資”和強農惠農資金管理,完善系統內干部職稱評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