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當前,廣大農村正迎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邁向發展快車道,更加需要突出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為實施鄉村振興舉旗定向、保駕護航。
要更加突出讓村級黨組織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核心。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領導基層治理、引領農村發展,直接影響黨的執政根基,根深則葉茂、地基固則大廈堅。近年來,眉山市東坡區探索實行黨小組功能轉型,打破過去黨小組按地域劃分的舊模式,根據農村發展需要,按黨員職業和特長,重新組建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環境治理、便民服務等功能型黨小組。村級黨組織面臨具體工作時,可以直接分配到對應黨小組,著力解決過去村級黨組織在各項村務治理中領導功能弱化、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
要更加突出讓村級黨組織成為農村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當前,我們一些村級黨組織仍然存在組織力、凝聚力不強,以致農村各種組織各干各的,沒有擰成一股繩、沒有在鄉村振興中有效發揮作用。比如,現在農村有健全的婦女組織、老協組織,同時還有大量的留守婦女、老人以及鄉賢隊伍。從各地成功實踐看,無論是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聞名全國的上海“綠主婦”,留守婦女、老人都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好幫手、營造優良人居環境的生力軍;無論是中國傳統社會的“舊鄉紳”,還是今天的“新鄉賢”,農村發展也始終離不開精英的帶動。為此,東坡區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將條件成熟的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以及在地域相鄰、產業相近的村(社區)組建聯合黨委,再把下屬黨支部建立在各類農村組織上,構建“一核多元”的農村治理體系,更加有力有效地帶領各種農村組織主動投身到鄉村振興工作中。特別是在鄉賢隊伍上,積極探索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鄉賢協會,成立新鄉賢黨支部,把本地鄉賢組織起來。
要更加突出讓村級黨組織成為團結帶領群眾的領導核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現在一些村級黨組織不愿做、不會做群眾工作,把黨的看家本領丟了,要么只當傳聲筒,要么我說你聽、強行灌輸,要么用給錢給物的方式代替教育引領。要真正把群眾凝聚在黨組織周圍,實現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為此,東坡區一手抓陣地建設,采取財政全額補助、區委統籌立項、嚴格驗收的方式,把村級陣地建成文化大院,把陣地開放給群眾開壩壩會、跳壩壩舞、辦壩壩宴,讓陣地在服務群眾生產生活過程中,成為群眾常去、愛去的地方,成為全村最聚人氣、最聚人心的大院;一手抓黨員作用發揮,通過做實黨員奉獻積分、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廣泛組建黨員服務隊等,真正讓黨員站出來、亮出來,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員在發展一線、民生一線的先鋒模范引領作用。(作者系中共眉山市東坡區委書記)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