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這是德國首次開審中國電商的偷稅大案”,德國《經濟新聞報》稱,漢堡法院當地時間3日開審一宗德國籍華人電商被控偷稅漏稅720萬歐元的案件,該案被看成是對數千家在德華人電商的警告,此前不斷有報道顯示,部分華人電商在德國存在偷稅漏稅的問題。
德國《圖片報》4日報道稱,作為被告的華人男子曾在德國大學就讀,他在德國eBay和亞馬遜網站上銷售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電子產品,為此他在這兩家平臺上開設15家網店,而售賣的貨物都存放在漢堡。調查顯示,他只為其中一家店正常繳納營業稅,有4530萬歐元的銷售額沒有納稅,偷稅漏稅金額高達720萬歐元。該男子最高將面臨6年徒刑。
《經濟新聞報》指出,這與近一年來被曝光在德中國電商大規模偷稅事件有關。根據德國法律,只要商家的貨物存放在德國就必須在德國繳納19%的營業稅。但是許多中國電商卻沒有繳納。數據顯示,亞馬遜德國有1/4的賣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共計2400多家,eBay上也有3500多家,銷售的產品主要為電子產品、服裝、珠寶、家居用品等。去年圣誕期間德國稅務部門曾在亞馬遜德國總部展開搜查行動,沒收一大批中國電商的貨物并凍結其存款,不少電商因此損失數十到數百萬歐元。
德國每年因為電商賣家逃稅而造成的損失高達10億歐元。為打擊電商偷稅漏稅,德國政府8月1日通過一項所謂的“亞馬遜稅”法律草案,規定電商平臺有義務收集賣家數據,包括姓名、地址、稅號、送貨地址、交易時間和金額等,還有義務檢查賣家是否在德國財政部登記并納稅。一旦賣家偷稅漏稅,電商平臺須承擔所欠稅款。▲
環球時報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