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甜甜
【摘 要】
目的:對優質護理在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比較。方法:本次將對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的患者展開研究,所有患者共有88例,對患者采取隨機分組方法,每組患者44例,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手段,比較臨床護理效果。結果:采取優質護理后實驗組患者中并發癥發生率為4.5%,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內科患者中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可用于臨床護理。
【關鍵詞】 內科;人性化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74-01
內科作為醫院的科室之一,涉及的疾病種類諸多,并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使治療時間大大延長。基于這種情況下內科患者便會產生心理焦慮情緒,包括:焦慮、抑郁、害怕等,如若患者情緒未得到有效緩解,便會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使其病情逐漸惡化,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改善患者情緒應將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應用其中,使護理人員的防護能力與風險意識逐漸提升,對風險因素準確識別,為護理質量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以我院88例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從而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常規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間我院內科收治的88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個組,即對照組、實驗組,各組患者44例,患者平均年齡(45±1.74)歲。常規護理干預運用到對照組護理中,優質護理用于實驗組患者之中,比例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將有精神障礙疾病患者、不同意參與護理的患者、心肺疾病患者排除,對患者患者加強護理管理。通過患者相關信息(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我院44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加強對患者各指標的監督管理,如若存在異常情況需立即解決。
實驗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管理干預,從心理干預、健康宣教、并發癥護理、環境護理、延伸護理等方面來進行分別闡述:
(1)心理疏導:由于內科疾病治療時間長,長此以往患者會產生不良情緒,例如:焦慮、緊張、抑郁等,這些情緒若無法得到解決便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為改善這一現狀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并以此為依據來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當患者入院后還應對責任護師進行接受,講解醫院的作息時間,與此同時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手段,對疾病的預防加大管理力度。
(2)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行動能力及年齡相關信息對運動計劃合理制定,如:早操、慢走、太極拳等運動,運動計劃的實施需家屬予以陪同方可進行,在整個護理管理中還應對患者各項體征加以注意,為了提高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還應對其飲食合理計劃,患者應盡量減少對辛辣食物的攝取量,多食用高膽固醇、高脂肪等食物,多食用新鮮果蔬,提高患者吸收能力。與此同時對疾病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手段進行宣教,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相關疾病信息,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水平。
(3)并發癥護理:當患者病情穩定或出院后便應對其進行并發癥護理干預,做好出院指導工作,并定期隨訪,對患者的病況實施跟進,降低并發現的發生率。對于內科疾病患者而言并發癥的產生會影響到患者身體素質水平,據此加強并發癥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
(4)環境護理:在環境和住院舒適度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監督和指導,例如保持病房環境的干凈、整潔等,同時注意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情況等,能夠針對患者的情況而采取良好的方式進行指導,滿足患者住院期間的舒適需求。
(5)延續護理:延續護理中可通過電話隨訪,也可上門訪問,如若患者預后效果不理想,或存在相應并發癥,護理人員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如若癥狀嚴重則需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總而言之在臨床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實施干預手段,提高患者預后效果。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2.2 滿意度
參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81.26±5.47)分;試驗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3.85±4.85)分,二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差異顯著,(t=11.4237,P=0.0000)。
3 討論
經筆者調查發現,在內科病人護理中極易發生一系列不安全事件,護理安全隱患存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接觸最為頻繁,其發生護理安全隱患事件的幾率也就越大。內科患者多,且病情復雜,再加上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其在主觀點或是客觀點上存在著諸多不安全因素,本次調查對影響內科護理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研究,從中發現諸多護理風險,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護理對策,筆者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病情相對復雜,其次病情反復發作,另外患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對于內科疾病患者而言心理問題是第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如害怕、焦慮、抑郁等情緒,若得不到疏導便會影響護理干預效果,據此護理人員應對這一點引起重視,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應采取藥物控制還可加強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護理水平的提升。此外還應對患者病史加強了解,以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在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可緩解患者不良癥狀,降低風險發生率,具有臨床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褚雪梅.探討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7):227-228.
[2] 羅婷,魏革,莊艷.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149-150.
[3] 李富曉.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07):1336-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