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張朋
(深圳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廣東深圳518124)
核電站機組熱停平臺時機組要求CCMS系統可用,而在執行熱態RIC熱電偶絕緣電勢測量時潛伏著很多風險可能導致CCMS系統不可用或者觸發異常報警,本文就CCMS溫度部分相關工作時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作詳細分析。
CCMS全稱為堆芯冷卻監視系統,分為A/B列,分別采集19個堆芯出口溫度、1個大蓋頂部溫度、堆芯壓力、安全殼壓力、主泵運轉數量、RCP寬窄量程液位等數據,并以采集到的現場數據計算出堆芯實時平均溫度、最大溫度、堆芯/堆頂飽和裕度、堆芯水位等。兩列計算之后進行交叉比較,并將最終結果送至KIC/BUP以及PAMS進行顯示和報警,以便操作員對當前機組堆芯狀態有明確直觀判斷。
注:堆芯溫度信號、堆頂溫度信號來自于RIC系統溫度測量部分。
可能的風險:在系統設計以及技術規范上作出明確要求,當機組對RIC溫度部分要求可用時,一列溫度信號不能超過4個不可用,若出現一列超過4個溫度信號不可用則表示CCMS一列失去堆芯溫度監視,記機組第一組I0。
應對措施:針對這種情況,現場工作時明確了執行方案,熱電偶測量工作務必一個一個執行,在確保上一個執行的熱電偶恢復以后才能執行下一個熱電偶測量工作。用以確保在工作時只有一個熱電偶信號不可用。
可能的風險:由于CCMS機柜內一個端子排上有6-8個信號且涉及24-32個順排撥碼開關,在工作期間容易操作錯誤撥碼開關或者在測量時測量錯誤信號。
應對措施:針對該可能的風險,項目組在工作期間,將機柜內同一端子排上無需測量的信號對應的端子及撥碼開關使用絕緣膠布屏蔽(見圖一),將即將操作的撥碼開關使用專用工具標記(見圖一),屏蔽及標記工作完成后需監護人/負責人雙重核對無誤后再進行操作,此種方法可有效的避免誤動設備。

圖一 工作期間的防護措施
可能的風險:在進行熱態絕緣電勢測量工作時,當機柜端子排處就地端接線斷開后,板卡輸入端懸空,此時組態將采集到的信號將呈現出從當前溫度上升至超量程的趨勢。在此過程中有可能會被組態采集到一個較高的值參與運算,有可能會觸發RIC101/201KA報警。
原理介紹:CCMS溫度部分計算邏輯[2]
①CCMS采集現場溫度信號首先經過可用性(available)值判斷(后文簡稱A判斷):本次判斷主要是判斷采集的溫度值是否在0-1200°之間,質量位是否有效,當符合上述條件時輸出邏輯量“1”,認為當前采集溫度可用。即A_TRIC***=1;②基于第一步判斷結果,系統會統計A=1的熱電偶個數(要求A=1的熱電偶數量不能少于15個),并計算出有效溫度的平均溫度;③基于第二步計算結果并結合其余判斷條件,系統會判斷平均溫度有效性;④基于平均溫度有效前提下,對A=1的熱電偶信號進行有效性(validity)判斷(后文簡稱V判斷):主要是判斷A=1的熱電偶溫度值與平均溫度值之間差值在28°以內,認為當前熱電偶溫度信號有效,即V_TRIC***=1;⑤基于上一步判斷結果,系統統計V=1的熱電偶個數,并計算出V=1的熱電偶平均溫度、最大溫度等等運算并用以顯示;⑥系統會根據采集到的堆芯壓力計算出當前飽和溫度,再與判斷出的最大溫度做差,當最大溫度超出飽和溫度20°時則會觸發RIC101/201KA。
現場工作期間,需斷開機柜后端子排上就地端端子,斷開后CCMS機柜采集到的信號如圖所示,由于在溫度變化過程中仍然有效,組態采集到一個較高溫度值時,系統會判斷有可能會觸發RIC101/201KA報警。
應對措施:為避免工作期間主控頻繁觸發RIC101/201KA報警,特制定在工作期間,在組態內將即將測量的溫度信號強制為當前值并將可用性判斷強制為“0”(見圖二,圖三、圖四為對后續計算的影響),如此機柜內測量工作將不會影響組態內的運算,工作期間也不會觸發RIC101/201KA報警。
注意事項:
·務必保證先強制再測量,先恢復機柜再取消強制;
·務必保證強制的溫度信號和測量的溫度信號一一對應;
·工作過程中務必正確使用三段式溝通和監護操作。
熱停平臺下RIC熱電偶絕緣電勢測量是一項風險較高的工作,主要體現在:機柜內相鄰端子較多,容易操作錯誤端子、強制錯誤、主控閃發報警等,針對這些風險制定了許多措施,在多次大修中得以驗證,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這些風險的,后續加強人員防人因方面培訓,避免在工作中出現人因失誤。從人員和設備兩個方面共同防護,即可有效控制工作中的風險。

圖二 組態內的強制點

圖三 強制點后續應用1

圖四 強制點后續應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