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江蘇省泗洪縣康復醫院ICU,江蘇 泗洪 223900)
腦出血(又被稱為腦溢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其患者多為老年人。腦出血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肢體偏癱、失語、突發性頭痛等[1]。對腦出血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對促進其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文主要探究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蘇省泗洪縣康復醫院進行治療的76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有38例患者。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20例;其年齡在31歲至9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87±2.98)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9例;其年齡在32歲至9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93±2.4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降顱內壓、降血壓、防治并發癥等治療。在此期間,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進行生活護理、輸液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方法是:1)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單側瞳孔縮小、呼吸困難及顱內壓升高的情況,應注意其是否發生腦疝。每隔15 min觀察并記錄1次其心率。2)護理人員努力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保持其病房內的清潔,將其病房內的濕度控制在60%左右,并定時對其病房進行通風。在患者發病后的24 h內,盡量不要變換其體位,尤其是不要隨意搬動其頭部,以防止其再次發生腦出血。3)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定時協助其翻身,并對其軀體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以防止其發生廢用性肌肉萎縮及壓瘡。對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應及時為其更換尿布,以防止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及肛周皮膚破損。4)護理人員為患者留置引流管。密切觀察并記錄其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注意觀察其引流管是否通暢。若其引流管發生堵塞,應及時對引流管進行清理。保持患者引流管高度的適宜,以防止其發生顱內壓升高或降低。5)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告知其多食用高纖維素、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用高膽固醇的食物,督促其戒煙戒酒。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護的效果、對護理的總滿意率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情況。使用Barthel量表對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情況進行評價。該量表的總分為100分。患者的Barthel評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能力越強[3]。
顯效:經治護,患者的Barthel評分顯著提高。好轉:經治護,患者的Barthel評分有所提高。無效:經治護,患者的Barthel評分未提高。治護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Barthel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對護理的總滿意率和治護的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試驗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8例(占47.37%),為好轉的患者有17例(占44.74%),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占7.89%)。試驗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為92.11%(35/38)。對照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0例(占26.32%),為好轉的患者有18例(占47.37%),為無效的患者有10例(占26.32%)。對照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為73.68%(28/38)。試驗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接受治護后,試驗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81.25±5.67)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73.55±3.59)分〕,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 Barthel評分試驗組 38 81.25±5.67對照組 38 73.55±3.59 t值 7.073 P值 0.000
試驗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4例(占36.84%),為滿意的患者有23例(占60.53%),為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占2.63%)。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37%(37/38)。對照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3例(占34.21%),為滿意的患者有13例(占34.21%),為不滿意的患者有6例(占18.42%)。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84.21%(32/38)。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率的比較
近年來,腦出血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此病具有發病機制復雜、進展快、難治愈等特點,其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4]。有研究指出,對腦出血患者進行嚴謹、細心的護理對提高其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5-6]。許巖等[7]、王愛鳳等[8]的研究結果表明,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夠顯著改善其預后。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92.11%(35/38)〕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97.37%(37/38)〕均高于對照組患者。接受治護后,試驗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81.25±5.67)分〕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改善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