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翠
【摘 要】目的:探討產婦在產后48h內穴位按摩疏通乳腺的應用效果 蘊岣吣溉槲寡某曬β省!糎TH〗方法:采用平行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份產科的2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100例產婦給予常規的哺乳干預作為對照組,另外100例產婦在產后48小時內接受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并提供喂養指導、心理疏導,作為觀察組。隨訪1個月后,觀察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和產后漲奶率。結果:1月后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86%顯著優于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漲奶率相比,觀察組漲奶率26%也顯著優于對照組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后48小時內對產婦實施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可有效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改善產婦產后漲奶情況。
【關鍵詞】母乳喂養;穴位按摩;疏通乳腺;乳汁分泌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00-01
母乳喂養是寶寶人生良好的開端,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天然食物和養分,是任何食物所不能比擬的,它含有多種嬰幼兒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免疫抗體,所以進行母乳喂養對于嬰幼兒的健康生長具有重要意義。產后早期促進泌乳,是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在產后48h內通過穴位按摩疏通乳腺,促進乳汁分泌,減少產后漲奶的痛苦,同時給產婦一個正確的喂養指導,是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的重要途徑。本文對此展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采用平行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份產科的2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100例對照組產婦中,產婦平均年齡為(28.45±2.14)歲,平均孕周為(38.34±2.11)周,產后出血量均少于400ml;100例觀察組產婦中,產婦平均年齡為(29.15±2.22)歲,平均孕周為(38.17±2.02)周,產后出血量均少于400ml;兩組產婦均無妊娠合并癥及乳腺疾病。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哺乳干預,給予產婦相應的飲食指導及母乳喂養督促與指導。
觀察組在產后48小時內采用穴位按摩疏通乳腺,具體操作如下:(1)按摩前先關好門窗,對于病室有多名產婦的可以使用布簾遮擋,室溫設置在25~28℃。產婦取平臥位,放松全身;(2)護理人員按照6步洗手法清潔雙手,然后用溫水清潔產婦乳房,之后用50℃左右的熱毛巾熱敷乳根部3~5分鐘,然后取按摩精油開始按摩;(3)穴位按摩:選擇主穴足三里、乳中、乳根、中、少澤和配穴云門、中府、鷹窗、屋醫、天池、天溪、胸鄉等穴位,結合推、揉、抹、按、拿等手法梳乳,每個穴位按摩半分鐘至1分鐘,每次循環按摩3~5次。(4)按摩完畢,用溫水清洗產婦乳房,并讓新生兒吮吸產婦乳房促進泌乳。(5)同時給予喂養指導和心理疏導,指導產婦如何采用正確的姿勢方法,如何自我評估母乳是否充足,如何提高母乳喂養率。心理疏導則主要加強對產婦產后心理情緒的觀察,若發現產婦有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及時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增強產婦的母乳喂養信心。1個月后分別對兩組產婦進行電話回訪,統計其母乳喂養成功率,混合喂養率以及漲奶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混合喂養率以及漲奶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純母乳喂養率對比 1月后通過電話回訪,數據顯示觀察組在接受穴位按摩疏通乳腺與喂養后純母乳喂養例數86人,其中14例覺母乳不足添加輔食,母乳喂養率達86%,混合喂養率14%。對照組純乳喂養例為44例,混合喂養46例,10例由于各種原因拒絕母乳喂養,對照組的母乳喂養率為44%,混合喂養率為46%,母乳喂養失敗10%。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86%顯著優于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產后漲奶率對比 觀察組由于通過一些指導,產后漲奶人數26人,漲奶率為26% ,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自行處理后均減輕,不需特殊處理;對照組產后漲奶79人,漲奶率為79%,通過哺乳或自行處理好轉者32人,乳腺炎患者11人,漲奶后回奶而停止哺乳4人,其余32人漲奶后均做過乳腺疏通;產后漲奶率相比,觀察組漲奶率26%也顯著優于對照組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母乳是最天然的營養物質,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母乳不僅富含各種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清潔方便,利用嬰兒消化吸收。大量研究顯示,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同時對于促進產婦的產后康復,減少乳腺疾病也具有重大作用。所以母乳喂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奶粉的出現、產婦思想上的認識不足以及身體的因素,導致母乳喂養率不高,甚至一些產婦出現母乳喂養失敗。而產婦早期乳汁分泌不足將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持續喂養,因此,臨床上一定要重視產婦初分娩的48h內的時間,采用積極的干預措施促進產婦乳汁分泌,傳統的催乳方法主要為熱敷,然而這種方法并不能快速的疏通乳腺,而對乳房采用穴位按摩的手法,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疏通乳腺,促進泌乳量。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對產婦實施產后48小時內穴位按摩,同時輔以喂養指導和心理疏導,其母乳喂養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產后漲奶率也優于對照組,有效的達到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的目的,并大大減少了產婦的漲奶率增強了母乳喂養的信心,從而提高了母乳喂養成功率,進一步說明了產后48小時內進行穴位按摩乳腺疏通乳腺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莫建英, 楊麗萍, 徐志芳. 產后不同時間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對乳汁分泌與母乳喂養的影響[J]. 中國護理管理, 2017, 17(2):184-187.
[2] 邵艷, 陳莉俊, 任燕青,等. 耳穴貼壓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對初產婦產后乳房脹痛及泌乳功能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6):65-67.
[3] 謝秋妹. 穴位乳房按摩促進產婦產后乳汁分泌的護理分析[J]. 母嬰世界, 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