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摘 要】目的:探討抗菌藥物在婦產科圍手術期的預防性應用效果,促進臨床的合理用藥。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婦產病患20例,對其在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抗菌藥物的選擇上,頭孢菌素的使用率最高;在抗菌藥物的應用上,二聯用藥率較高。經總結分析發現,術后用藥時間過長的現象較為普遍。結論:針對本院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上存在的問題,應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監督與管理,進一步規范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
【關鍵詞】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060-01
針對婦產科患者術后容易出現感染的問題,在圍手術期給予抗菌藥物治療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預防手段。但就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現狀來看,存在著不合理使用的現象,如抗菌藥物的選用不合理、用藥時機的不合理、藥物聯用的不合理等??紤]到產婦與新生兒的特殊性,在應用抗菌藥物時不僅需要保證產婦的安全,還應分析抗菌藥物通過乳汁時會對新生兒造成何種影響。因此,分析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綜合評估其合理性,對保障婦產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避免術后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我院近期收治的婦產科病患在圍手術期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婦產病患20例,其中包括剖宮產術14例,單胎順產2例,全子宮切除術1例,子宮肌瘤切除術3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均有手術適應證,在術后無并發癥。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我院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進行綜合性評價,評價標準參照衛生部頒發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 結果
本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00% 。就抗菌藥物的選擇來看,使用頻率最高的為頭孢菌素,主要為三代頭孢,單用藥5例(25.0%),二聯用藥17例(85.0%)。在二聯用藥中,最為常見的聯用形式為頭孢菌素類加用硝基咪唑類。就抗菌藥物的使用時機來看,術前1天給藥1例(5.0%),術前3h給藥7例(35.0%),術前30min給藥9例(45.0%),術中給藥1例(5.0%),術后用藥時間過長16例(80.0%)。
3 討論
婦產病患出現術后感染是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可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正常狀況下,多種微生物寄生于婦女的宮頸與陰道內,菌群之間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而處于平衡。在手術過程中,內環境的變化可導致菌群失調。一方面,乳酸桿菌減少,大腸桿菌與脆弱類桿菌增多;另一方面,切口面在需氧菌侵入耗氧后形成局部的低氧狀態,厭氧菌增多,增加感染幾率。此外,手術的侵入性操作削弱了患者對病菌的抵御能力,進一步增加了術后感染的發生幾率。因此,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本次研究的結果提示,我院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用藥時間過長等。
針對婦產科圍手術期的抗菌藥物應用,其主要目的在于預防術后感染。因此,在選擇抗菌藥物時,應當根據婦產科圍手術期的特點,選擇抗菌譜廣、殺菌效力強、組織滲透力高、不良反應少且輕微、有效時間較長、經濟實惠的抗菌藥物。在婦產科手術中,常見的 種饕諧η蚓⒉≡錮家跣愿司族鏈球菌、厭氧菌等,常見的切口類型主要為Ⅱ類、Ⅲ類。結合上述特點,兼顧藥物使用的安全性與經濟性,選擇適合患者實際情況的抗菌藥物,是促進合理用藥的關鍵之處。考慮到婦產科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物的目的在于預防感染,氨基糖昔類、四環素類等具有神經毒性、肝毒性、耳毒性的抗菌藥物并不適用,而頭孢菌素類、硝基咪哇類、青霉素類的抗菌藥物則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在抗菌藥物的應用中,正確把握用藥時機是預防術后感染的關鍵因素。在一般情況下,抗菌藥物的使用為預防性用藥,即在感染還未出現時使用。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藥物進入細胞組織的濃度與藥物有效成分的維持時間決定了用藥的效果,但在婦產科圍手術期中,影響因素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術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術前使患者維持在最佳狀態,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必要時可在術中加用抗菌藥物。在切口組織初步恢復后,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消滅入侵的細菌,在此過程中,過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不僅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可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害,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抗菌藥物的用藥過程中,應當準確把握用藥時機,同時避免用藥時間過長。
抗菌藥物的使用雖然在婦產科圍手術期中較為普遍,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給予抗菌藥物治療。相關研究表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主要和手術本身的操作、清潔程度等密切相關??咕幬锏氖褂貌粌H會增加患者的醫療負擔,還會增加患者產生耐藥菌株的可能性,因此,針對抗菌藥物的應用,需掌握藥物應用的適用證,嚴格控制藥物的應用。一般而言,經陰道或腹部全子宮切除術、手術時間長且范圍大、術后需要較長時間導管留置、部分剖宮產術或者手術過程中發現視野有明顯污染或者存在潛在感染等情況可考慮給予抗菌藥物治療。
綜上所述,針對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應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避免藥物的濫用,同時規范用藥,準確把握用藥的時機與用藥時間,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 譚艷麗. 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分析[J]. 海峽藥學, 2015(2):188-189.
[2] 謝西玲. 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分析[J]. 今日健康, 2015(9):80-80.
[3] 許軻. 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探討[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