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來(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
當今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發(fā)言人,輿論場成了全民狂歡、亂象叢生的一個大舞臺。為了刷屏、刷存在感,有的人不惜鋌而走險制造新聞、炒作熱點、散布謠言,吸引網民關注;為了上頭條、上熱搜,有的人為了經濟利益蓄意編造假消息、捏造假新聞,引發(fā)輿論恐慌。
網絡大V、意見領袖們在網上呼風喚雨,攪動世界,普通的網民不知真相,盲目跟風,使得網絡謠言有如細胞裂變,成級數增長擴散;又有如潮漲浪涌,一浪高過一浪。待真相大白時,網民才恍然大悟,驚呼上當,而制造謠言的推手們卻躲在背地里偷笑,數著昧良心掙來的錢而沾沾自喜。
號稱“謠翻中國”的“秦火火”和“立二拆四”,二人先是捧紅了鳳姐、干露露等一批挑撥人們情緒、刺激人們情感、挑逗人們情欲的“重口味”紅人,接著又制造了包括張海迪入日本國籍、雷鋒生活奢侈、“7.23”動車事故外國人獲天價賠償、紅十字會強制捐款等謠言,一次又一次地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直到他們落入法網,公布案情,人們才發(fā)現“流量經濟”時代網絡營銷又滋生了一個新的產業(yè),那就是制造網絡謠言。
謠言本身并不產生價值,但一旦植入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就變得有“價錢”了。如有的在商業(yè)競爭中,為了抹黑對手,一方雇傭網絡水軍來打壓另一方,成本很小,收益卻大。有的為了上位,出錢請人制造謠言攻擊他人,直到對方身敗名裂、永無出頭之日。有的網站、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讓知識和信息能最大限度地變現,把價值觀拋到一旁,大肆編造謊言,嘩眾取寵,讓廣大網民暈暈乎乎、不明就里,無法判斷、無所適從。更為可怕的是,一些敵對勢力在我們當中培植“第五縱隊”“帶路黨”,不時散發(fā)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和謠言,意在影響精英人士的價值判斷,顛覆年輕人的價值觀,煽動群眾的仇恨情緒,制造恐慌、生出事端。
謠言總是貌似合理卻又漏洞百出的。只要我們始終保持高度敏銳的政治眼力、睿智冷靜的思想定力、客觀理性的分析功力和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就能具備一雙慧眼,識得這謠言背后的推手和陰謀。
希望不良造謠者的末日快點到來,希望政府辟謠、制謠的能力快速提升,也希望人們識謠、辨謠的素質不斷增強,不要讓浮云遮住渴望光明的雙眼。畢竟,誰都不想被“謠”控,只想離“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