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春賢 朱麗晶
作為全國首家國家級安全產業示范園,徐州安科園通過企業集聚和產業集群,做大產業集中度,形成五大安全產業,為安全產業發展探索了一條可行之路。

“中國安全谷”鳥瞰圖
工大三森是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徐州安科園”)最早一批入駐企業。董事長賈福音長期致力于礦井提升系統安全技術及裝備的研究,他帶領團隊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換繩車,從科研成果到產品孵化、從產品迭代到技術創新、從銷售產品到技術服務,短短幾年,賈福音成功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我國礦山企業節省了大量資金,同時將我國礦井換繩安全技術提升到一個新水平,該技術也因而獲得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
礦井提升作業中,出于安全考慮,礦井提升鋼繩需要定期更換。傳統換繩作業一次需要四五十人,占用3-7天的時間,人工作業,危險性高,每年都有因換繩致人員傷亡的事故發生。工大三森研發的智能換繩車,顛覆了以往的換繩技術,將危險源與作業人員隔離開來,安全、高效、快捷地實現新舊鋼繩井口更換。千米深井更換鋼繩僅需10人,用時只需10 h,作業效率提升20倍。
賈福音算了一筆賬,“換繩作業需要煤礦停工,按照平均日產2萬t的煤礦來計算,每噸產值500元,減少一天工期,就是提高產值1000萬元。我們每年服務100~200個礦井,就是提升了產值10億至20億元。而且我們是全機械化操作,避免了傳統人工換繩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安全高效的技術和服務也為工大三森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18年9月,公司將為34對礦井開展換繩服務,樂觀地估計,公司未來年產值將達到1個億,礦井換繩技術服務將在徐州安科園形成規模產業。培育規模化的安全產業,打造突出安全科技產業優勢的“中國安全谷”,正是徐州安科園創建的初衷。截至2008年,類似工大三森的安全科技企業在徐州安科園聚集了200多家,2017年,產業園總產值突破400億元。2016年8月,徐州安科園被工信部、原國家安監總局批準為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系全國首家。
2018年9月,記者對徐州安科園進行了深入采訪。
談到安科園的建立,徐州市高新區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滕文樺說起了園區創建的“天時、地利、人和”。2011年,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準備申請國家級高新區,需要尋找高新區產業定位。為了高新區進一步的發展,開發區一直在尋求機遇,探索路徑,尋找創新驅動,以建立重點產業。滕文樺敏銳地意識到,經濟越發展,安全越重要,安全這個領域將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時任市長張敬華曾經是省安監局局長,對安全工作非常了解和支持。因此,開發區開始考慮以安全科技創新產業為特色產業。

原國家安監總局科技規劃司正司局級監察專員施衛祖 朱麗晶/攝

徐州市高新區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滕文樺 朱麗晶/攝
此時,正處于國家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的節點。原國家安監總局科技規劃司正司局級監察專員施衛祖談到,從事安全監管工作多年,大量的事故教訓告訴我們,90%以上的事故通過技術手段是可防可控的。如何把安全科技做實,推動科技興安戰略真正落實,當時我們提出了“四個一批”,即規范攻關一批安全生產關鍵技術、轉化一批安全生產科技成果、推廣一批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建設一批安全生產示范工程項目,并把發展安全產業、實施安全產業示范工程寫入規劃中。
施衛祖認為,發展安全產業,是科技興安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換個思路做安全。通過創建安全產業示范園,聚集一批安全科技企業,發揮安全科技集成優勢,做大集中度,降低成本售價,惠及廣大生產企業,讓企業買得起安全設備,用上最新的安全技術,如此來降低安全生產事故,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
所以,當時徐州高新區想要實現自我發展,需要產業特色,國家層面想要落地發展安全產業,于是一拍即合,徐州高新區建立了全國首家安全科技產業園。
一個地區的產業都有其原生性和根植性。徐州過去是以煤炭能源為主導的老工業基地,在以煤礦為主導的能源產業基礎上,催生出了一些礦井安全裝備產業。由于中國礦業大學信息技術向裝備制造領域的延伸,使礦山裝備更加智能化,于是徐州在不自覺之間就推動了一批信息技術與安全裝備制造相融合的產業。
安科園在創建之初,定位為打造礦山物聯網安全產業園。施衛祖說,隨著安全科技的進步,今后的發展路徑一定要歸集到礦山物聯網上。萬物相連,人物相連,所有的設備與環境狀態都能夠被實時感知,都能夠通過物聯網提醒人們及早預防、及早控制,避免事故的發生。
原國家安監總局原計劃以徐州安科園為依托,打造一個國家礦山物聯網云平臺,通過云服務,實現技術共享,使企業減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重復投資,減輕企業負擔,又能享受一流信息技術服務,同時也能有助于政府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安全監管。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一計劃還沒有如期實現。經過幾年的摸索,徐州安科園以礦山物聯網為切入點,逐漸形成五大產業。
礦山安全產業以礦山安全感知物聯網為紐帶,形成了采煤裝備,提升裝備,礦山電氣控制系統,監測監控系統,液壓控制系統,輸送、通風、排水、篩分裝備等礦山安全裝備產業鏈。
消防安全以消防車輛、高空救援平臺、登高車、云梯車、消防機器人、消防無人機、滅火劑、火災氣體檢測儀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危化品安全以危化品安全大數據平臺為核心,集聚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監測與防控系統、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基于物聯網的石油化工行業在線智能診斷系統、油氣庫站安全智能保護器等危化品安全產業鏈。
公共安全產業集聚公共信息安全防護、公共應急處置裝備、公共應急平臺體系、公共應急教育培訓和咨詢、汽車主被動安全等形成產業集群。
居家安全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基礎,形成居家安全自動監控系統、視頻系統、防盜報警系統、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老人兒童安全可穿戴設備等產業鏈。
為支持園內企業做大做強,省市兩級政府以及產業園給予企業全方位的培育和扶持。
江蘇省下力氣爭取到省部共建政策優勢,工信部、原國家安監總局、省政府三方加大對徐州安科園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徐州安全產業發展先行先試,提升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示范園區的引領作用。
2018年,發布《徐州市推進安全產業加快發展重點工作安排》22項,每一項都有具體指標、都落實到責任單位。
安科園抓住機會,爭取到原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產業基金首批投放資金50億,并立即配套10億,形成60億的安全產業投資發展基金,幫助園內企業快速發展。
對于入駐的企業,園區還配有全面的扶持政策。
一是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包括園區服務中心、傳感器產業園、人才公寓、高標準多層廠房等;
二是探索政府自建、代建廠房,租賃廠房等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幫助企業輕量化生產,促進項目落地;
三是提供優質的園區服務,在資金籌備、人才引進、稅收減免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便利;
四是對入駐企業進行調研,解決企業發展道路、發展模式上遇到的實際問題。
園區始終努力創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許多科研成果得到了快速落地。
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消防車,連續4次刷新亞洲最高登高平臺消防車的紀錄,使我國成為了繼芬蘭之后,第二個能研發并生產100 m高端消防車的國家,連續8年國內銷量排名第一,舉高車市場占有率超過60%,成為安科園消防安全產業的領頭羊。
徐州市廣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安全培訓實操考核訓練智能設備,專注于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在全國第一個推出“互聯網+”仿真實操考核訓練設備,通過技術創新研發,使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考核不僅局限于筆試,還可以通過這套智能設備,仿真模擬實際操作,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向考生展示操作結果。經過不斷地技術積累和市場開拓,廣聯科技“互聯網+”智能實操考核系統陸續在全國20個省近300家考試點推廣應用,形成一定規模的安全培訓服務產業。正在研發的基于移動端的安全與應急培訓系統——鏈工寶APP,將進一步擴大其安全培訓服務產業規模。
滕文樺講道,今后一個時期,園區將聚集各方面優勢,立足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安全谷”總體目標,突出“總量過千億、率先做示范”兩大任務,繼續圍繞礦山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危化品安全、居家安全五大領域,努力建設國家安全科技研發與學術交流中心、安全技術與裝備交易中心、安全監管與服務大數據中心和國家安全技術與裝備產業基地,全力推進園區安全產業邁向更高層級。
對于整體安全產業的發展,施衛祖說,發展安全產業是一箭雙雕的事,不光保障安全生產,也將促進經濟發展,安全產業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業態。安全產業包括技術、產品、服務三大塊,建立全面的安全產業鏈,就是要從制造端向研發端、創新端延伸,向服務端延伸,要把技術、產品、服務集聚起來,配套起來,成為一個系統,安全產業才能夠健康成長。
談到安全產業發展現狀,施衛祖說,安全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我們在看到產業園良好發展態勢的同時,還要看到目前整體安全產業發展的困難。國務院的文件和四部門的文件寫得都很好,但政策如何落實到位,各部門需要有明確分工,中央、地方、產業園、企業需要職責明確,共同努力,安全產業發展構想才能一步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