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霽晨
(武漢輕工大學,湖北武漢,430023)
現如今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使得EDA技術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EDA軟件是一項快速有效的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它的出現猛烈的沖擊了傳統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的教學方法,極大的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研究EDA的設計流程,研究重要類型軟件的特點,以及如何在實驗中使用EDA技術,這些對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如今EDA技術已經逐漸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使用。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更新了數字邏輯電路的實驗手段。比如使用常規的TTL邏輯器做實驗,使用PLD計算機輔助軟件做電子系統的設計,做模擬調試。使用硬件進行設計,降低了設計的難度,降低了修改設計的難度,而且設計的方案也比較容易實現。使用EDA技術保障了學生的安全,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這樣我們就能大膽的進行實驗,發揮我們的創造力,進行更多的嘗試。另外可以多次對電路進行修改,提高實驗的效率。增加實驗的次數,增加電路的研發量,讓我們設計現代數字電子系統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國內應用最多的 EDA軟件有 Protel、EWB、Max-Plus、Quartus、Multisim,這些軟件的實際應用有諸多的共同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以Quartus為例,它更擅長數據系統的研發,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再比如Multisim,這一軟件更加適合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所以在實際的設計研發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軟件進行操作。
電子自動化設計技術就是EDA技術,它是電子行業中新興起的一種技術,涉及的范圍十分廣闊,包含了較為豐富的內容。EDA技術運行的基礎設備是可編程控制器,另外還要用到計算機和編程軟件,能夠實現的是電子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的研發設計。EDA技術還具有仿真分析的功能,能夠實現系統的優化設計,還能滿足布線規劃的需求[1]。在設計較為復雜的電路時,EDA技術表現出了不同于其他技術的優勢,能夠給出更為簡潔明了的設計方案。使用EDA技術構建實驗模塊,能夠讓模塊更加的完整,讓模塊的各個部分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基于原有的模擬系統,對模塊加以完整的仿真分析,進而獲得較為完整全面的數字資料。接著會使用虛擬平臺對獲得的數字資料進行評估,將有效的數據提取出來。這一過程較大程度的利用了EDA技術的仿真分析作用。在構建虛擬的實驗模塊時,EDA技術能夠將收集到的數字資料存儲起來,形成內容完整的數據庫,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EDA技術的設計思路讓數字電子設計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電路設計理念。傳統的設計思路是先規劃好硬件,然后進行搭試,再進行調試,最終進入到焊接的環節。而EDA技術的設計理念是先進行輸入的操作。在設計每一個項目時都要依靠一個或者是多個源文件,源文件包括的內容是原理圖和VHDL文本,另外也有混合輸入文件的源文件形式。EDA設計思路的第二個步驟是綜合,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系統的軟件綜合器,用以實現VHDL軟件和硬件之間的連接,這一步驟能夠實現軟件轉化為硬件電路的重要操作,同時在綜合的過程中,還要將其中的源文件綜合起來。綜合的過程能夠將設計人員設計的邏輯級電路圖轉換為門級電路。EDA設計思路的第三個內容是布線布局,這一步驟也可以稱作適配。使用適配器完成邏輯映射,此操作主要是針對于某一具體的目標器件,該操作作用的對象是綜合后的網表文件。具體的操作有分割、優化,完成布局,在這一步驟中會產生的文件有網表文件和下載文件,主要用于時序仿真。
EDA設計思路的第三個步驟是仿真,使用EDA工具測試適配生成的結果,這一模擬過程就是仿真的過程,仿真是EDA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包括時序和功能門級的仿真,可以實現該仿真過程的工具是PLD公司研發的EDA。這一技術能夠實現兩種級別仿真測試,其中之一是功能仿真,測試的是邏輯功能,這一仿真過程能夠讓人們看到系統所能實現的最終功能,便于人們檢驗系統最終的功能是否和當初的設計目的一致。功能仿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沒有將具體器件的硬件性能考慮其中。第二級別仿真是時序仿真,時序仿真的模擬對象是網表文件,能夠較大程度的還原真實器件的運行特性,也就是說時序仿真能夠更好的反映器件的硬件特性,因此有著更高級別的仿真精度。EDA設計思路的第四個步驟是編程下載,編程下載的過程要用到Byteblaster下載電纜線,下載的對象是適配之后的配置文件和設計的項目,下載的方式是JTAG,保存的位置是CPLD器件,保存的目的是便于驗證和調試硬件的功能。綜合歸納,EDA設計思路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EDA設計思路流程圖
如今在我國已經擁有了較為完整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平臺,并且也擁有了虛擬的實驗平臺,平臺的建立能夠大量的進行虛擬實驗,當實驗項目不具備實際操作的條件時,就可以進行虛擬實驗,在模擬仿真的過程中實現一定的目的。構建虛擬數字電子技術的實驗框架要完成兩個部分,一是用來學習EDA技術的知識平臺,二是虛擬的實驗平臺。建立學習平臺的關鍵之處是要實現仿真的功能。建立虛擬實驗平臺要有對實驗的管理功能,要有對實驗的評估功能,還要能夠管理實驗平臺的信息,兩個部分的之間的信息交互功能必不可少,總之要保證平臺具有完善的功能。仿真功能有四個模塊,分別是基礎學習模塊、項目信息模塊、虛擬實驗模塊、結果分析模塊[2]。各個模塊之下還要細分,以基礎學習模塊為例,有EDA工具學習、編程語言學習、實驗原理知識、實驗器材知識。
在第二代Quartus中存在一個元器件庫,內部含有豐富的電子元器件,多達數千種。比如基本元件庫、工作庫,還有宏工能元件庫,以及參數可設置兆功能庫。這些豐富的原器件,讓我們能夠更加全面的學習各種類型的數字電路元器件,了解它們的參數以及能夠實現的功能。第二代Quartus軟件具有仿真電路的功能,還能實現模擬測試,可以分析時序,這一軟件展現的仿真分析條例清晰,結果準確。第二代Quartus可以設計電路,測試電路的功能,準確的演示時序,分析邏輯電路實現的可能性。另外該軟件還有具有設置故障的功能,使用這一功能,我們在練習時可以模擬多種故障,鍛煉自己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我們分析電路的能力。與傳統的教學器件TTL邏輯相比,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TTL邏輯軟件使用的是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會用到面包板和導向,在實驗時直接使用實驗箱,如果電接觸發生不穩定的情況,那么意味著電能損耗大,效率低。而且該邏輯軟件功能單一。
以設計一個加法計數器為例,該計數器采取4位二進制的形式,使用的實驗板是EP1C6Q240C8,使用的EDA開發軟件是第二代Quartus6.1版本,使用VHDI完成代碼描述。通過第二代Quartus6.1版本完成編輯、輸入、綜合、適配、仿真的操作,之后會得到一個仿真波形,如圖2所示的4位二進制加法計數器的仿真波形圖,從波形圖來看,可以知道實現的邏輯功能和設計的目的基本一致。之后可以將已經設計好的項目下載到器件中。然后使用硬件設備實際的驗證實現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此時我們可以較為直觀的了解到計數器能夠實現的功能,會讓我們真正的掌握其中的原理。使用第二代Quartus6.1可以讓我們觀察到加法計數器的RTL電路圖。逐層點擊相應的模塊,我們就可能直觀的看到電路結構,可以觀察到該電路的主要部分有兩項,一是組合電路加1器,二是4位鎖存器[3]。

圖2 4位二進制加法計數器的仿真波形圖
綜上所述,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使用EDA技術,就是利用EDA技術模擬實驗的過程,經過仿真驗證之后,我們再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在此過程中,能夠較為直觀的準確的掌握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的具體流程。此時我們不會再對電路有抽象難以理解的感覺,并且在頭腦中也更加容易理解理論的含義,使同學們的思維空間得到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