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新,莊麗紅,趙麗新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冠縣供電公司,山東聊城,252500)
為了實現電力客戶信息的智能化采集,以及客戶側的電費預繳的實時監測及遠程管理,最終實現“月清月結”的工作目標。站在安全角度來說,由于用電客戶費控裝置的有效應用,可以推進智能化營銷網絡的全面建設,同時為產業及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并對用電運行方式進行科學制定,最終實現用電客戶信息采集“全覆蓋”的建設目標。
在費控裝置使用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較為先進的芯片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等,由于這些技術的完善與結合,網絡通信軟件和硬件平臺便會得到有效構建,將整個系統的高效性、開放性等特點顯示出來。整體來看,應用費控裝置來開展購電業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技術條件:第一,應實現預付費電能表及專用變壓器的使用,從而確保用電信息采集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第二,對預付費管理系統進行合理建設。第三,利用輔助設備維護工作的全面開展,從而避免最終的費用查收結果受到影響。另外,在負載保護上,工作人員可以對過電流及繼電保護功能進行應用,一旦分支線路出現短路情況,整個系統也會快速的將分支線路切除,最終完成對故障信息的第一時間處理。
截止到目前,電力企業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以SG186營銷信息采集平臺為主,在通信規約上主要對05、07規約進行使用,移動頻段為APN,如圖1所示。在主站下達命令之后,工作終端會對合閘、跳閘信號進行執行,最終實現客戶側的負荷控制。在整個裝置工作過程中,負荷控制終端會接收到合閘或告警等信號,此時在智能控制器的作用下,整個系統會對無源信號開展采集和放大工作,為開關跳合閘、自動閉鎖等功能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而在用電信息采集過程中,應該對客戶的電費繳納情況為主實施負荷控制購電工作,設置好具體的電量門檻,當預付費用出現不足狀態時,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在所有流程全部實施之后,工作人員便可以進行合閘操作。在遠期控制上,由整個系統和95598信息平臺進行對接,上傳欠費信息,并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客戶,待費用補交之后,系統中的自動跳閘報警便會解除,避免在電費計算和征繳上出現問題[1]。

圖1 費控裝置的技術原理圖
在用電信息采集終端設計過程中,主要以費控裝置控制設備安裝為主,在安裝位置的選擇上也要確保安全方便,從而對電纜、電源電纜連接等問題進行控制,為調試維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條件。為了使用電客戶費控裝置跳閘后的終端帶電,工作人員可以將費控裝置的總開關接入到前端電源之中,并將其變成終端的總電源。為了提升合閘操作的安全程度,費控裝置應該以人工合閘等方式為主,而且在終端控制設計上,應該只接入跳閘回路,一旦將合閘回路也接入其中,很容易對整個費控控制產生影響。
在費控模式的選擇上,主要包括現場終端自動執行及主站的半自動模式應用。在終端自動執行過程中,主要是利用終端對斷路器跳閘情況進行直接控制。而半自動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利用人工對相關費用進行結算,并通過命令傳遞的方式來實施斷路器的跳閘和合閘控制。站在原則角度來說,費控跳閘現象的出現并不會對客戶設備和人身安全產生影響,整體來看,在費控模式的選用上,大多數企業以現場終端自動執行模式的選擇為主,可為后續用電信息的統計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一些高危及高壓地區的用電信息采集上,應該確保關鍵回路始終處于費控跳閘控制的范圍內,并以費控模式為主,對主站半自動模式進行應用。當用戶余額出現不足時,本地報警或遠程報警機制便會同時發揮出作用,提醒客戶進行用電繳費。
在斷路器運行過程中,主要以電網運行下的正常電流分斷為主,如果出現過載、短路等非正常運行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將控制線與繼電器的動斷觸點相互連接。尤其是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發出具體的指令之后,終端設備便會根據命令內容采取行動,將動斷觸點斷開。另外,對于分離型的斷路器操作機構來說,需要在控制線設計時提高重視程度,并與繼電器的動合觸點相連接,此時,在信息采集系統終端的作用下,動合觸點會由斷開變成閉合。而在控制回路連接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應該對導線規格做出嚴格規定,其橫截面積不應小于1.5mm2,避免整個回路無法對巨大電流及電壓進行承載[2]。
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對用電客戶的費用實施管控,該項工作具有極強的嚴肅性,必須在嚴格的管控之下進行操作。首先,相關控制工作需要根據營業規范來進行。在具體工作開展上,應該由電費催收部門來安排具體的控制力度及控制時間等,之后在主管部門批準之后進行執行。其次,需要確??刂乒δ艿陌踩煽???刂乒δ艿目煽啃允窍嚓P工作穩定開展的前提條件,涉及到的工作內容也很多,如系統主站控制、終端設備控制等,必須做到各項控制工作的嚴格到位。再次,工作人員需要對控制對象進行深入了解。很多客戶在用電使用過程中不能實施完全斷電作業,否則將會出現巨大的人員和財產安全。因此,在費控裝置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費控對象進行充分了解,掌握其具體的供電性質及操作規范,做到專用變壓器費用的合理統計,降低用戶用電風險,并對各項操作進行有效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