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越
前段時間,筆者參觀了雅典衛城博物館,結果很失望。因為衛城古跡的真正寶物如“埃爾金石雕”等都在大英博物館,這里收藏的不過是英國人沒帶走的古董。
“埃爾金石雕”,是指19世紀初被英國埃爾金勛爵從希臘雅典衛城上的帕特農神廟運回英國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殘件。兩周后,記者特意去了趟大英博物館?!鞍柦鹗瘛北徽洳卦诘?8號館。該館地位在大英博物館相當特殊,有一個特制的全玻璃大門,展覽大廳無比巨大。如果說古埃及的羅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館的鎮寶之物,“埃爾金石雕”即便不能坐第二把交椅,位列前五一定沒異議。
關于大英博物館擁有“埃爾金石雕”的合法性,英國人如此為自己辯護:“如果母親不能照顧和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她不是合法的母親?!边@一點在英國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孩子屬于社會和國家,如果母親不合格,政府有權合法地把孩子從母親身邊領走。
而希臘在獨立100多年后,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埃爾金石雕“親身母親”的權利和責任。過去30多年,希臘政府是大英博物館各藏品母國當中,向英國索回自己“孩子”的運動先鋒,一直不停地希望英國歸還埃爾金石雕,因為這是希臘的標志和靈魂。希臘還特意建造了衛城博物館,以此證明自己有類似大英博物館那樣保護文物的能力與實力。衛城博物館還不斷播放視頻,展示埃爾金石雕被英國人野蠻帶走的視頻。該紀錄片由英國BBC拍攝制作。
而對于埃爾金勛爵是否違法將“埃爾金石雕”帶回英國,英國與希臘政府也各執一詞。當時為埃爾金勛爵簽發準許文件的是當時統治希臘的奧斯曼帝國,那時希臘還沒獨立。而這份文件模棱兩可,后人無法據此判斷對錯。因為埃爾金勛爵遭遇財政危機,必須售賣,最終成功讓英國政府買下,使得這些200年前還無人知曉其價值的“埃爾金石雕”得以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供世人免費參觀,借此提高了英國人對希臘文化的認識與重視。在1821年至1832年間發起的反抗奧斯曼帝國的希臘獨立戰爭中,希臘人得到英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的援助,最終獲得獨立。
關于是否應歸還埃爾金石雕,英國人分成兩派。贊成歸還方認為,“弱肉強食”是當時國際社會的游戲規則,強者決定游戲規則與勝者。但今非昔比,“人道主義”已基本取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英國更是站在道德高地,以一種過來人的優越姿態,對世界弱勢國家及群體表示關懷及幫助,對本國歷史上的丑陋行為(如販賣奴隸)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評。對于埃爾金石雕,部分英國人亦持此態度。贊成歸還方還發起了“雕像團聚”運動,該運動于2001年由時任英國國會議員的理查德·阿倫發起。
而埃爾金石雕的“養母”大英博物館則持反對意見。在大英博物館第18號館內,有一段該館為自己辯護的文字:“衛城石雕在倫敦和雅典講述不同故事。雅典博物館專注于雅典與衛城的古老歷史(即只是城市級別的博物館),衛城石雕是故事的敘述者;而大英博物館是世界性博物館,埃爾金石雕與其他文物如古埃及和波斯等一起呈現了世界的綜合文化?!?/p>
不過,雅典衛城博物館終于看到了一線曙光。英國在野黨工黨黨魁科爾賓今年表示,他認為,埃爾金石雕屬于希臘,如果自己在下屆大選勝出當選首相,愿意與希臘政府展開對話并將埃爾金石雕歸還?!?/p>
(作者為英國社會學者、FT中文網獨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