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龐寵
[摘 要] 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注重以學科供給作為導向,強調專業素質培養和理論知識探索。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空間范圍逐漸擴展,經濟主體也越來越豐富,會計準則不斷向國際會計準則趨同,面對這種情況,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由于時代迫切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也隨之而發生改變。通過對我國現階段的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針對問題提出改善方案,旨在促進我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關鍵詞] 新時代;會計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F230;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09-0139-0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focuses on the discipline supply as the guidance, and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xplo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patial range of economy is gradually expanded, economic subjects ar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constantly converging to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Facing this situation, accountants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Meanwhile, due to the urgent need for practic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talents has also chang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mprovement plan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China.
Key words: new era, accounting personnel, talents training mode
本科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偏重于理論知識,過于強調專業知識能力而忽略了創新思考與實踐溝通能力,因而無法適應復雜的職業需求。在設置課程上,大多是圍繞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展開的,缺少對學生組織決策能力的培養,設置的專業課內容較多、較雜,課業負擔重,但卻缺乏新興的會計學科課程和其它涉外課程,在雙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上也略顯不足,課程體系偏重于規則性而沒有重視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總的來說,我國的會計教育一直落后于會計變革,因而很難滿足市場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供需出現不平衡。新時代下,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新經濟體制逐漸形成,社會資源網絡、經濟社會環境都在變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已經迫在眉睫。
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含義
人才培養模式是各大高校根據國家的高等教育理念與思想來制定教育目標與培養方式,并據此設置配套的課程體系、實踐操作教學等,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與培養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能力和素質結構。
會計人才屬于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會計人才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變化,以適應職業需求,因此,各大高校應根據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不斷調整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二、我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人才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雖然會計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但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卻仍然十分緊缺,尤其是高端的會計人才的缺口特別大,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們大都沒有大局和戰略眼光,因此,雖然會計專業的就業率較高,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區域性和結構性的失衡。
(二)會計專業人才缺乏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會計專業的學生雖然在各種考試中成績都比較優異,但總體來看缺少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因為各大高校的會計專業大規模擴招所導致的,學生數量太多導致高校的會計教育無法因材施教,只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加關注的是知識點的標準答案考核,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學生勢必不會擁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重要的批判精神。
(三)師資力量不足
會計專業因為自身的專業要求較高,對教師的要求也較高,并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會計專業的教師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會計專業的教育,更應該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還應該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外語能力、計算機能力等,這些都是一名優秀的會計專業教師不可缺少的能力。
(四)學生對會計專業學習目標不端正
會計人才一直是人才市場上十分急缺的人才,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把會計作為一種功利化的教育,不論是專科、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方式都逐漸趨同,都把取得各類會計證書作為教育的重點,想讓其成為就業的“快速通道”。
三、新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設計
(一)堅持需求導向,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為社會提供所需人才,因此,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渴望怎樣的員工,學校就應當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會計人才的培養,為社會提供適應需求的畢業生。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模式建立的基礎,確定好培養目標才能進一步進行人才培養。相對于國外的高校,我國高校在會計專業化方面的教學起步晚了許多,而且在新時代傳統模式下的會計教育培養出的會計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國高校可以多借鑒一些國外高校培養會計人才的經驗,再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創新,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個目標應當是能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能使在此目標下培養出的會計人才能夠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
(二)明確會計人才的培養標準
培養模式的制定是以培養標準為基礎的,培養標準規定了會計人才應具備哪些知識、能力和素養,因此,明確好會計人才的培養標準是會計人才培養的基礎。新時代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與當前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相結合,培養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與國際視野的會計專業人才。
(三)動態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的設置是教育的基礎,完善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應當具備一個系統、完備的課程體系,各個課程之間的知識系統應當具有本質上的聯系。新時代會計專業人才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會計核算,還應具備經營管理和制定戰略方針等能力。因此,在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時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根據社會的需要設置一些多元化,有利于培養會計人才管理能力的學科,拓展會計人才的知識寬度,培養會計人才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還要重視職業道德的建設與培養。
(四)改革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
在教學模式方面,學校應該多給學生提供機會去體驗職業環境中都會有哪些問題的出現,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教學,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教學手段方面,要積極引入現代多媒體網絡教學,教學模式要多元化,以提供機會讓學生去體驗職業環境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促進師資隊伍升級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作為會計知識的傳播者,教師一定要不打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今,復合型的會計教師十分缺乏,而且因為會計專業對經驗的要求較高,應多給教師們進行培訓,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提升教師的能力。
(六)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前面已經提到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多給學生創造實操機會,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基地的建設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首先,主體要多元化,企業、事務所、研究所等都可以作為實踐基地;其次,要保證平臺的多樣化,很好地實踐平臺;同時還要保持形式的多樣化,認識實習和理論授課結合、文獻檢索和學年論文結合、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結合等形式;最后,層次也要多元化,多引進國外的實踐項目,多讓學生參與國際型的商務競賽,還可以增設ACCA實驗班,促進會計人才的培養和國際會計教育接軌。
(七)構建畢業生追蹤調查評價反饋體系
學校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否準確,模式是否科學,這些都需要通過對畢業生的追蹤調查來進行了解和分析,學校可以采用問卷的方式,從學生自身對職業的滿意程度、用人單位對于學生的認可度和社會的認可度等方面進行調查,把數據集中起來進行分析,以此來判斷設置的培養模式和體系是否完善,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寧濱.新時代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8(4):5-8.
[2]符繁榮.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進機制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8(7):67-70.
[3]張林,王佳.“互聯網+創新創業”導向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3):15-18.
[4]張林,王佳,張勁松.“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國會計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綜述[J].商業會計,2015(17):127-129.
[5]張林,李新海,梁運吉.會計學專業創業教育的理論教學體系研究[J].商業經濟,2012(10):125-126.
[責任編輯:紀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