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 要:我國目前的經濟水平在不斷發展和提高,因此引起了建筑業的重視,為建筑業的發展過程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如今,建筑業已經與信息產業緊密相連,一些企業已經將BIM技術和RFID技術引入到企業建設中。此外,這些先進技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設項目的效率和運營,但一些企業對這兩種技術的應用并不十分熟悉。因此,對BIM技術和RFID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給相關企業帶來幫助。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BIM技術;RFID技術;施工管理;動態控制
引言: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高效、高精度、低成本、高質量、節約資源的建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其優勢相比,裝配式建筑對技術和管理的要求更高,其工作流程和施工環節相對復雜。及時,BIM、RFID作為一種新的信息管理技術,做好其綜合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1BIM和RFID技術概述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和管理方法不斷涌現,如:裝配大樓作為一種綠色、環保、低碳和節能建筑已被廣泛認可,這將轉移大量的工廠現場操作的傳統施工方法,達到建設部發展[1]。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電子標簽與閱讀器不需要直接接觸,直接通過空間磁場或電磁場耦合實現信息交換,通過其獨立的識別、自動跟蹤、多標簽同步讀取等功能的應用,有效改善了施工現場管理的混亂。蕩婦,建筑信息模型,實現了數字的表達建筑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實現信息集成和合作的不同階段和專業的建設項目,并且可以使用射頻識別技術在生產、運輸、條目和解除預制住宅組件等等。
2裝配式建筑遇到的問題及其優點
2.1使用裝配式建筑的好處
裝配式建筑的第一個優點是能夠滿足政府對節能環保技術的要求,即采用綠色建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污染排放。第二個優點是可以避免施工項目的質量問題,例如可以有效防止墻體滲漏或墻體開裂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項目的安全性[2]。
2.2使用裝配式建筑的不足
裝配建筑的第一個缺點是施工單位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提前定制建筑材料,如果這些準備工作不能很好地進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的進度。第二點是在施工過程中可能與理想狀態不符,可能需要對工程進行修改,造成材料浪費,減緩施工進度。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安裝錯誤,這會導致后續工作中出現一系列問題。
3BIM和RFID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3.1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BIM技術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根據項目的相關信息進行建模和仿真,對其具體操作進行分析。現階段BIM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收集和整合建設項目的相關信息,建立專門的數據庫;收集建筑構件的一系列信息,使建筑構件更加基于數據和標準化;保證各模型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性,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和優化。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施工現場
在施工現場管理中,主要是基于現場數據信息對施工現場進行模擬,并根據一定比例對施工現場進行恢復,建立相應的模型。接下來,進行施工現場模擬操作,如是否為塔式起重機的運行預留足夠的空間,防止交叉臂情況的發生,或施工材料是否擺放科學等。只有考慮到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進行仿真,才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3]。
3.1.2建筑成本控制
在三維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施工時間和施工成本兩個因素,建立了新的建筑信息模型。采用5D動畫技術對模型進行分析。為了通過仿真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綜合分析了資金投入、材料投放和項目進度。這有利于為實際施工提供依據,進一步實現項目資金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進度安排。該技術可以結合建筑配件信息構建5D模型。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施工模擬操作,為了預測和避免施工風險可能存在,對施工方案進行動態調整。在此基礎上,分析項目成本可能發生的變化,從而合理有效地調整資金投入。
3.1.3實現可視化交底
在建設項目施工前,通過虛擬技術的應用,將項目所需的新技術、新技術和施工難點可視化。以三維演示的形式進一步明確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技術和施工中注意事項。通過可視的過底操作,建立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使施工人員對施工中使用的技術有更深的了解,避免施工失誤的發生[4]。
3.2RFID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3.2.1前期制作
零部件的預制過程大致如下:預制車間相關人員通過讀寫設備將裝配件的一系列信息導入芯片。根據客戶要求和相關規則,對芯片進行科學的設計和編碼,然后將完成的芯片投入系統。采用RFID技術將信息傳遞給制造部件的工作人員,使制造過程和操作規范清晰,避免操作失誤的發生。
3.2.2入場和存儲過程的管理
施工現場門口的讀卡器收到運輸車輛到達的通知后,及時將信息傳遞給有關人員。通過安排專業的檢查員對構件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現場對構件質量的驗收沒有問題,建筑構件將放置在指定的施工區域。同時將入庫和存儲相關信息導入芯片中,為以后的施工檢查提供方便。
3.2.4建筑構建吊裝
施工現場的地面控制人員會依據顯示器畫面和相關信息進行統計。而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則會根據構件吊裝順序及顯示器畫面內容,來進行裝配操作。既能夠有效節約人力資源,加快施工進度,還能保障施工操作的精確性。通過應用RFID技術,能夠提高部分構件安裝位置的精確度,進一步縮短施工周期[5]。
總結:在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推廣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利弊。為了充分發揮裝配式建筑在建筑業中的作用,將BIM技術和RFID技術應用到施工過程管理中,進一步促進了施工的標準化和科學性。為了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裝配施工工藝的完善和優化,需要加強BIM和RFID技術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張生龍.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初探[J].科技風,2018(26):138.
[2]趙后全.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J].居舍,2018(21):184.
[3]劉國濤.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J].江西建材,2017(12):284.
[4]吳素敏.BIM和RFID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17):104+111.
[5]常春光,吳飛飛.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2):170-174.
(作者單位:兗礦東華建設有限公司三十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