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熱布
摘 要:環境監測數據是國家或者地方制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以及編制規劃的基礎,做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環境監測站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做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確保環境監測全過程中監測數據和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本文著重就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發展對策
引言
環境監測管理是實現環境保護的基本工作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能夠對環境監測做到有法可依,細化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環境監測是環保事業的基礎性工作。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環保工作壓力日趨增大,探索環境監測如何扎實助推環保工作,更好地為環境管理決策、服務科學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是各級環保部門面對的重要課題。
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概述
1.1環境監測的基本意義
環境監測包括空氣監測、土壤檢測、生物監測、水環境監測以及物理污染的監測,其監測的主要對象為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及污染的成分,它是用科學的方法對環境污染進行監視和檢測,反映出環境質量在變化過程中所顯示的各種數據,通過某些特定的代表值對環境質量進行長期的監測,掌握環境被污染情況以及對環境質量好壞進行辨別。環境質量監測是進行環境監測的主要工作,通過對各種環境要素污染物變化的趨勢以及被污染的情況進行監測,判斷出環境的污染情況以及改善取得的效果,對環境質量監測的數進行記錄并存檔。依據積累的數據,掌握一定區域內環境污染的情況以及發展的趨勢。
1.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原則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主要分為三大原則,即經濟原則、實用性原則以及代表性原則,其中經濟原則是指在對費用及技術經濟論證的前提下,對技術的裝備以及監測的技術路線進行確定;實用性原則即通過監測的手段,監測出實用精確的數據,它強調實用、精準、可靠并非一方面的先進;代表性原則是指環境監測樣品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所代表得程度。
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
2.1質量體系方面
質量管理體系直接影響到了基層環境監測站的監測成果,實驗室資質的認證和實驗室認可為我國的環境監測質量體系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在的一些基層監測站,還沒有建立起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有的建立起來了管理體系,但是沒有嚴格的去執行,出現了建立體系和執行體系脫節的情況,不僅沒有發揮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更加浪費了國家的資源,失去了自我監督、自我提高的機會,從而影響到了基層環境監測的質量。
2.2制度建設方面
質量管理的制度建設影響到了質量監測的水平和方式,在快速發展的檢測技術和基層監測站建設的同時,質量管理水平卻沒有跟上,質量管理的形式發生了變化,質量控制的思想沒有跟上,對監測人員的考核制度不夠規范,特別是在一些基層監測站,沒有出臺完整的考核制度,考核的獎懲措施得不到兌現,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從根本上面影響到了監測數據的質量。
2.3自身管理方面
環境監測站的自身管理,直接影響到了數據的準確性,特別是在一些基層監測站,因為設備的落后,管理的不完善,在樣品的采集、運輸、處理、數據分析、實驗環境、儀器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在樣品采集的時候,受經濟方面或者監測任務繁重等的影響,可能會導致監測的點位及頻次不夠,得到的數據比較粗糙。一些監測工作人員在數據收集的時候,因為沒有足夠的耐心,讓等待的時間太長而失去耐心,對于一些需要連續監測多個小時的實驗,因沒有耐心而縮短等待的時間;對設備應該每次都進行校核的,卻為了省事,就直接開始了實驗;一些需要冷藏的樣品,因為基層環境站的條件艱苦,缺少這方面的儀器和設備,不能按規范保證樣品的運輸和儲存;在進行樣品的處理和分析的時候,因為實驗條件較差,儀器落后,導致數據的精度不夠,影響到了數據的準確性,最終影響到決策者對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
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發展對策
3.1提高質量管理的意識
第一,提高監測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作為監測工作的具體的操作者,提高其質量管理的意識直接影響到工作的結果。各種質量相關的體系中都對其工作者們做了相當明確的責任規定,從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的領導必須處理好質量管理意識,理順監測工作及質量管理工作三者之間的關系,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實施;第二,提高人員參與意識。不僅從事環境監測的工作領導人員要提高這方面的意識,而且與環境監測相關的其他工作人員也應該不斷的強化這方面意識,樹立體系化和制度化的管理理念;第三,要保證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工作經驗能滿足工作的需要,所以要想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利用知識開展相應的工作,需要對管理人員加強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培訓,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多與其他的單位進行學習、交流和溝通以幫助提高工作的能力。
3.2完善管理體制
要想使管理的體系有效的投入到工作的過程中去,就必須對現有的管理的體制進行完善和改進。在改進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根據體制中不一樣的環節和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相適應的解決辦法,及時的完善和補救,例如怎樣改善目前各個監測領域質量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的不均衡的情況,怎樣建立自動監測系統,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弄清楚問題的原因,把握事情的主脈,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根源,這樣才能使管理體系健康有效的運行。
3.3完善環境監測管理
環境質量監測的過程包括對監測計劃、布點方案、采樣方法、樣品處理和保存、分析測定方法的選擇、儀器的校準、試劑和標準物質的使用、數據記錄和數據處理等每一步驟和每一環節進行質量管理,在選擇監測點位置的時候,首先要熟悉國家在該監測項目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執行監測。采樣的時間和頻次,方法要保證能準確的反映監測對象的實際的情況。采取的樣品必須要有針對性和代表性,對樣品的分析首先應考慮將國家規定監測標準。簡寫的數據一定要真實,規范,對數據的計算應按《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進行,對監測質量的評價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在監測數據的基礎上綜合的進行評價。
3.4完善質量管理保障措施
一方面國家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大對這一方面的經濟支持,主要是對環境監測的參照物——標準樣品的研發而言。彌補新興領域的標準樣品的不足,應進一步完善監測標準和技術規范,系統地清理、修改和完善現有環境監測標準、技術規范,有計劃地填補新監測領域監測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空白;應建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準入制度和相應的技術規范,盡快改變目前儀器質量良莠不齊、測試原理不統一、準確性和穩定性有差異、不同系統之間缺乏可比性和市場服務不規范等問題,從監測硬件上把好質量管理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強化質量管理的意識、完善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測管理、完善質量管理保障措施等方式對上述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僅能夠改變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而且還能優化環境監測質量,這對我國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文文.探析控制好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的有效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7):66+68.
[2]張恩雷.垂管方式下環境監測質量體系的變化及對策[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07):147-150.
[3]梁穎.縣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8,38(07):71-73.
(作者單位:甘洛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