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軍
構建以人為本的與辦學理念相一致的學校制度文化體系,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綱領。青海油田第二中學以博愛致善:以“仁愛”為重點,以“仁、義、禮、智、信”為基本內容的師生品德建設,做到“寬恕仁厚、忠義義氣、謙讓禮貌,聰明智慧,誠實守信”。博學致真:學問淵博,精深而廣博,即知識廣且深,博學多才。博雅致美:博雅致美就是較高的個人修養,包括修身養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道德。核心價值觀:健康、快樂、成功,促進師生終身發展。
所以作為青海油田第二中學的校長,作為一所學校的靈魂,在自己的領導崗位上,要科學地引領師生們的發展,同樣必須從自身修養的提升做起。
從仁、義、禮、智、信談校長專業修養的提升
仁者愛人,所謂“泛愛眾而親仁”。作為校長,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講,“泛愛眾”中的“眾”中之人有哪些呢?
首先,要愛教師。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教師的物質待遇主要由政府負責解決,校長對教師的關愛,更多的是體現在關心教師的專業發展上。
其次,愛學生。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于培養人、發展人。
再其次,還要學會愛自己。一個懂得自愛的校長,才會推己及人,才會有一種博大的同情與憐憫,去成就教師、成就學生,從而把校園辦成師生生命共處、共長的樂園。
義者宜也。宜就是適宜、合理的意思。“君子喻于義”從管理的角度來講就是管理者應該知道怎樣做才合理。所謂“君子義以為質”的意思是,君子應有“義”的素質或本質。
從自己的角度來說,如果校長在利益分配中理所當然地多得多占,這種不合理不但會在教師中產生出怨恨之心,而且還會在教師群體中產生一種錯誤導向——強烈的功利目的,計較于個人利益的得失而缺少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確的價值觀念以驅動自己的行為。這樣的話,校長就會因為貪圖個人的小利而失去集體的大利。
從對別人的角度來說,校長在分配利益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校長應保證教師們對學校各種資源擁有均等的知情權、享有權,對各項管理活動擁有參與權、話語權,對各種培訓、展示、比賽機會擁有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所謂“大義”,正如陶行知所言,身為校長,“說得小些,他關系千百人的學業前途;說得大些,他關系國家與學術的興衰”。校長要從學校發展的歷史高度去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負的責任和使命。不但在當下要“在其位,謀其政”,從教育專業管理的層面與時俱進地傳承和創新辦學理念、校園文化、校本培訓、教育教學科研、課堂教學模式等,更要把握時代脈搏,明確育人方向,高瞻遠矚地謀劃、開創未來。
禮“禮之用,和為貴。”在古代,禮指等級制度,每個人要以禮來約束自己,禮的作用就是協調社會各種關系,達到集體的和諧統一。
體現在學校管理中,“禮”首先是指制訂并執行科學的規章制度,以對學校實施規范管理。校長應處理好這幾個問題:一是制度應與時俱進,二是要有令必行,三是制度應以人為本,四是要靈活運用。“禮”除了制度建設的含義之外,還有另一層意思——禮遇,尊重。“禮賢下士”指的就是這一種意思。在注重制度建設、實施規范管理的同時,校長應充分發揮“禮”的作用,尊重師生的合法權益、尊重師生的發展需求、尊重教師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和學生獨特的個性特點及個體差異,如此才能創設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喚醒師生們的主人翁精神,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促成他們的創造性行為。
智者知也。學而知之——要達到“知”,就必須學習。“敏而好學”,博學精思,獲得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是管理者的重要素質。在儒家眼中,學校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場所。作為這種專業場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校長就更需要以厚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作依托、作動力。
“智”對于校長而言,除了學習認知層面的“知”之外,還包含了實踐行為層面的“知”。校長要能率先垂范,引領教師、指導教師甚至傳授給教師教育的科學與藝術,通過影響教師去影響學生,把那些體現自己教育思想的理論、經驗和技能、技巧貫徹到教師群體中,使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為一種集體行為。“養子使作善也,曰育。”校長通過自己的管理行為,應使莘莘學子作什么“善”(教育理念、目標的訴求),應如何去作“善”(達成目標的途徑),應如何“善”作(科學合理的實施方式),這一切,不但需要校長要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躬于實踐,敏于行動,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專業行為并產生顯著的專業效益。
信,就是守信用,講誠信,為萬事之本。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從學校管理的角度看,守信,我們除了從有制度要遵守、有計劃要實施、有決策要執行、有許諾要兌現等方面進行理解外,還可以結合校長的專業特點進行這樣的解讀:
一是有信念。信念是校長對學校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的認識和堅持。在學校管理中,校長首先要做的事是提出、表達和倡導學校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在圍繞教育信念實施宏觀規劃的同時,校長還要善于幫助教師規劃自身的專業發展,在集體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提升個體的專業素質,在個體的專業發展中提升集體的品位。
二是能信守。校長要能堅守自己的辦學信念,既不急功近利,又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按既定的目標和規劃的步驟,為實現學校美好的愿景持之以恒地潛心耕耘。
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到以下五點。校長要首先做到。
一是要“明師道”,師道的核心是深沉的愛國情懷。二是要“鑄師魂”,師魂的根本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三是要“講師德”,師德的本質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是要“懷師愛”,師愛的源泉是寬厚的仁愛之心。五是要“強師能”,師能的基礎是扎實的專業學識。所以我們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
與時俱進地解讀“仁、義、禮、智、信”的時代內涵,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努力提高專業修養,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去迎接社會、教育發展對校長提出的挑戰,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大寫的“校長”。
(作者單位:青海油田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