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渼淇
(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急性膿毒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癥。該病是指患者發生感染后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該病患者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各個器官灌注不足的情況,進而可發生生命危險[1]。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寒戰、心率加快、發熱及呼吸加快等,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急性膿毒血癥患者常會并發休克。臨床上通常對急性膿毒血癥休克患者進行補液治療。但該病患者復蘇后是否還要進行補液治療存在較大的爭議。為探討對急性膿毒血癥休克患者在復蘇后進行補液治療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收治的34例急性膿毒血癥休克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收縮壓<90 mmHg或平均動脈壓<70 mmHg。2)體溫>39℃或<35℃。3)白細胞水平>12×109/L。4)呼吸頻率>28次/min。5)心率>120次/min。根據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研究組(17例)和對照組(17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齡為18~60歲,平均年齡(38.4±3.9)歲;其中有腹腔感染患者6例,有肺部感染患者8例,有中樞神經感染患者3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齡為20~60歲,平均年齡為(39.6±4.0)歲;其中有腹腔感染患者6例,有肺部感染患者7例,有中樞神經感染患者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急救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保持患者呼吸通暢,必要時對其進行氣管插管。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輸注500~1000 ml的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生產廠家:都盛迪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998),并酌情使用白蛋白、血漿或代血漿等膠體液對患者進行治療。膠體液與晶體液的輸注量比為1:2。使患者在6 h內達到平均動脈壓≥65 mmHg、中心靜脈壓為8~12 mmHg、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70%的狀態。復蘇后,不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補液治療,對研究組患者繼續進行補液治療。具體的補液治療方法是:為患者持續輸注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輸液速度不超過15 ml/(kg·h)??筛鶕颊叩木唧w情況調整其輸液的速度。若患者的血壓降低,則為其靜脈滴注去甲腎上腺素(生產廠家:遠大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1301,規格:1 ml:2mg),滴注的速度為0.02~0.2 ug/(kg·min),直至其血壓恢復正常。待患者的循環穩定后,停止對其進行補液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復蘇后的尿量、中心靜脈壓及平均動脈壓。記錄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及復蘇后住院的時間。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復蘇后的尿量、中心靜脈壓及平均動脈壓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復蘇后的尿量、中心靜脈壓及平均動脈壓(±s)

表1 兩組患者復蘇后的尿量、中心靜脈壓及平均動脈壓(±s)
組別 例數 尿量(ml/h) 中心靜脈壓(kPa)平均動脈壓(mmHg)研究組 17 51.24±11.36 0.07±0.01 67.82±12.47對照組 17 52.08±11.42 0.08±0.02 68.59±12.53 t值 -0.215 -1.844 -0.180 P值 0.831 0.074 0.859
研究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及復蘇后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及復蘇后住院的時間(d,±s )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及復蘇后住院的時間(d,±s )
組別 例數 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后住院的時間研究組 17 4.3±0.8 3.7±0.6 7.2±2.1對照組 17 5.1±1.2 4.5±1.0 9.0±2.4 t值 -2.287 -2.828 -2.327 P值 0.029 0.008 0.026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
急性膿毒血癥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種急危重癥。近幾年,我國急性膿毒血癥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該病患者具有病情兇險、病死率高等特點。急性膿毒血癥患者機體中缺少有效的循環血量及氧氣,會發生微循環灌注異常的情況,因此易發生休克。發生休克會增加對急性膿毒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難度,降低其生存質量,威脅其生命安全[3]。
臨床上通常對急性膿毒血癥休克患者進行液體復蘇,使其在短時間內恢復有效的循環血容量,維持其血壓正常,防止其病情進一步發展。在對該病患者進行液體復蘇時,應根據其具情況為其輸注大量的液體,促進其迅速將機體內游離的肌紅蛋白順利排出體外[4]。但該病患者復蘇后是否還要進行補液治療存在較大的爭議。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復蘇后繼續進行補液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復蘇至循環穩定的時間及復蘇后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復蘇后未進行補液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對急性膿毒癥休克患者在復蘇后繼續進行補液治療,可縮短其治療的時間,促進其康復。本次研究中,我們使用的晶體液為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該注射液可維持患者血糖的水平,抑制肝糖原降低的情況。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還使用去甲腎上腺素為血壓降低的患者調節血壓。去甲腎上腺素是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該藥能促進血管收縮,提高血壓的水平,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促進心肌收縮,提高心排血量。
綜上所述,在急性膿毒血癥休克患者復蘇后對其進行補液治療可快速有效地穩定其生命體征,縮短其治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