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興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眼耳鼻喉科,云南 文山 663000)
干眼癥即干燥性角結膜炎。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眼癢、眼部有燒灼感、疼痛及干澀等,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喪失視力。因此,必須盡早對此病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本文主要探究對干眼癥患者聯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和貝復舒滴眼液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
選擇2017年1月至10月期間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收治的77例干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排除合并有青光眼、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差異將所選患者分為單藥治療組(38例)與聯合治療組(39例)。單藥治療組患者中有女性15例,男性23例;其年齡為25~53歲,平均年齡為(40.1±3.5)歲;其病程為3~17個月,平均病程為(10.6±2.3)個月。聯合治療組患者中有女性17例,男性22例;其年齡為23~57歲,平均年齡為(43.2±3.7)歲;其病程為2~19個月,平均病程為(11.6±2.3)個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為單藥治療組患者單用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治療。玻璃酸鈉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在雙眼內各滴1滴,每日滴5~6次[1]。為聯合治療組患者聯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和貝復舒滴眼液進行治療。玻璃酸鈉滴眼液的用法與單藥治療組患者相同。貝復舒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在雙眼內各滴1滴,每日滴4~6次[2]。交替使用上述兩種藥物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角膜表面非對稱性指數(SAI)和角膜表面不規則指數(SRI)。
未好轉:治療后,患者進行淚液分泌試驗的結果為<5 mm,其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好轉:治療后,患者進行淚液分泌試驗的結果為5~10 mm,其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明顯好轉:治療后,患者進行淚液分泌試驗的結果為>10 mm,其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單藥治療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別為(1.13±0.20)、(1.34±0.22),聯合治療組患者 SAI、SRI的平均值分別為(1.14±0.21)、(1.33±0.24);兩組患者的SAI、SRI相比,P>0.05。治療后,單藥治療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別為(1.02±0.19)、(1.21±0.20),聯合治療組患者SAI、SRI的平均值分別為(0.60±0.15)、(0.72±0.19);聯合治療組患者的SAI、SRI均低于單藥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AI、SRI的對比(±s )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AI、SRI的對比(±s )
組別 例數 SAI SRI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單藥治療組 38 1.13±0.20 1.02±0.19 1.34±0.22 1.21±0.20聯合治療組 39 1.14±0.21 0.60±0.15 1.33±0.24 0.72±0.19 t值 0.2139 10.7812 0.1905 11.0242 P值 0.8312 0.0247 0.8495 0.0327
治療后,單藥治療組患者病情的總好轉率為81.58%(31/38),聯合治療組患者病情的總好轉率為94.87%(37/39);聯合治療組患者病情的總好轉率高于單藥治療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臨床研究發現,干眼癥的發病原因主要包括:1)眼淚蒸發量過多或眼淚分泌不足。2)淚膜黏蛋白層、水液層及脂質層功能異常導致的淚液質量降低。3)結膜松弛、瞬目異常、淚液排出延緩導致的眼表炎癥反應。玻璃酸鈉是一種高分子多糖體生物材料,廣泛存在于人體的皮膚、關節滑膜液、房水及眼玻璃體中。玻璃酸鈉可與纖維連接蛋白結合,從而可減少角膜水分的流失。有研究指出,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癥可在患者的角膜部位形成保護膜,促進其角膜細胞的修復及再生,從而可有效地緩解其眼部疼痛、干澀等不適癥狀。貝復舒滴眼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此藥可刺激角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促進角膜組織的修復及愈合。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治療組患者病情的總好轉率高于單藥治療組患者,其SAI、SRI均低于單藥治療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干眼癥患者聯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和貝復舒滴眼液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SAI和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