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梅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深遠地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態度,而教師對課堂上生成信息的即時處理能夠讓學生獲得反饋,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基于對小學數學課堂生成信息即時處理現狀的分析,提出生成信息即時處理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課堂生成信息即時處理的策略,為教師教學提出合理建議,更好地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課堂生成信息;即時處理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自信,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好影響。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師對課堂生成信息的即時處理能力不足,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不足,并且學生會認為教師對自己不夠重視,從而失去學習動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生成信息即時處理的現狀及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生成信息的即時處理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教師對生成信息不夠重視。小學生思維活躍,在上課時會產生多種信息,目前大多數教師將這些信息看成是課堂紀律的干擾因素,不對這些信息進行即時處理,甚至會對學生進行斥責,降低學生學習興趣。(2)生成信息處理能力不足。一些教師對如何即時處理卻存在認識不足,導致即時信息的處理效率很低,嚴重時甚至會擾亂整個教學流程,無法維持課堂紀律。
小學數學課堂生成信息的即時處理能夠深度體現教師的授課能力,同時合理的信息處理方式能夠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并且這種信息的及時處理能夠逐漸建立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今后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二、小學數學課堂生成信息即時處理的策略
(一)對學生行為進行預測
要對課堂生成信息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即時處理,教師需要在授課前以及授課過程中對學生可能發出的行為進行預測,從而制定信息即時處理策略和方法,保證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對課堂信息進行反饋[1]。例如,在乘法教學中,教學重點是乘法口訣表,一些學生因為家庭或者自身原因會在課前對口訣表進行背誦,并在課堂上進行表現,教師需要對這種信息進行即時處理,處理方式為:首先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鼓勵和表揚,這種行為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多興趣,然后帶領學生對乘法原理進行探究,比如:2+2+2+2+2和5+5都可以用2×5來表示,但是加法算式顯然不同,可以通過這種舉例法對乘法原理進行講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思維活躍,難免會產生教師無法預測的信息,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能夠對這些信息快速反應,讓學生獲得充足反饋。
(二)創設合理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會在數學課堂中產生各種想法或者問題,這些信息需要教師進行即時處理,對學生的想法和問題進行講解和驗證。例如,在兩位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時,多數學生在剛接觸時并不能進行快速準確計算,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將問題與現實進行聯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運算原理。教師可以創建公交車到站乘客上車下車這一情境,幫助學生進行加減法原理的理解,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充,讓學生聯系現實解決數學問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一種思維模式,所以當學生針對該問題提出新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獲得聯系機會。
(三)讓學生分組討論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乃至讓學生進行公式、原理背誦,這種方式只能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表面理解,不能深入探究知識的原理,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并且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思辯精神,這種方式能夠通過辯論的方式產生不同的課堂信息,教師的即時處理能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2]。例如,教師在進行分組后,對某個小組提出的問題為“奇數都是質數嗎?”該問題較為容易,但是當學生剛進行質數學習時,對概念認識不清楚,而這個問題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對質數和奇數的認識程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討論的“度”,防止課堂紀律被破壞。
(四)巧妙糾正學生錯誤
在小學數學授課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一些學生會在發言時說出錯誤的觀點,教師要對這種信息進行即時處理,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知識。例如,在進行加法教學時,教師寫下式子“6+7”和“8+9”,教師先通過第一個式子講解湊十法,并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第二個式子的計算,當學生發生計算錯誤時,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計算時的想法進行闡述,比如一學生在“湊十”過程中發生錯誤,教師可以根據這種情況教育學生如何進行最簡單地湊十,降低發生錯誤的幾率。該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生的一個錯誤進行知識講解,讓學生加深印象的同時能夠更合理高效地應用學到的知識,加深教學內涵。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信息的即時處理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即時處理不夠重視和教師對即時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夠了解。要改變這種現狀,可以通過對信息種類進行預測、創建合理情境以及讓學生分組討論等方式對課堂產生信息進行即時處理,提高教學效率并加深教學內涵。
參考文獻:
[1]李新建.相信學生 尊重生成:例談數學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J].小學數學教育,2017(8):40-41.
[2]俞燕.小學數學中分組教學實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6(2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