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在背誦訓練中,只要遵循小學語文學習的特點,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獨具匠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背誦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變被動的“要我背”為“我要背”。這樣才能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并終身受用。
關鍵詞:背誦;興趣;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是不可思議的?!钡拇_,多背一些優秀詩文,能豐富詞匯,能培養語感,能提高讀寫能力,能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并終身受用。
目前,大部分教師都很重視背誦,但一些教師將背誦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后,甚至個別老師讓學生提前背誦未學的課文。前者只能是死記硬背,后者也是對知識的生吞活剝,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在背誦訓練中教師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動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被動的“要我背”為“我要背”。那么,動力來自何處呢?我認為動力來自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直接動力。因此在背誦訓練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背誦興趣的培養。
一、故事導趣
中國幾千年來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學士,他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博聞強記的故事。如:白居易“晝課賦,夜讀書……以至于口舌成瘡?!表n愈日記數千言,“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等。教師可提供或讓學生自己搜集一些這方面的故事,既能使學生懂得背誦的重要性,又能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和欲望。
二、范背引趣
“親其師,信其道?!睅熒母星殚g潛藏者巨大的教育能量。學生喜歡這位教師,也會喜歡這位教師的課程。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要求學生背誦課文,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學生作出榜樣。更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果每天晨讀時教師也跟學生一起讀,練習背誦,在教學每篇課文時能把課文中的佳詞警句、優美章節熟練地背誦出來,對學生就能起到鼓舞和鞭策作用。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教師可先背給學生聽,以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比绻處熌軌蛞陨硎痉?,必然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三、畫面助趣
低年級的學生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更感興趣。基于此,指導背誦時可充分利用實物、掛圖、幻燈、錄像等再現課文情景,幫助學生記憶。如在指導背誦《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三自然段時,我放了一段錄像: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數不清的海參在懶洋洋的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學生被這迷人的景象吸引了。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讓他們邊看視頻邊背誦,他們興趣盎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且畫面又能幫助他們記憶。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同學們很快背熟了課文,大大縮短了背誦的時間。
四、演示誘趣
小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采用一些為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作為練習背誦的輔助手段,(如繪畫背誦、演唱背誦、分角色背誦、表演背誦、評書背誦等)于變化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自始至終有滋有味地活記樂背,激發兒童的興趣。同時,這些作為練習背誦的手段,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強化了學生對課文的記憶,所以能夠提高學生背誦課文的效率。
五、引背喚趣
古人云:“啟其蒙,而引其趣。”興趣是靠引導才逐漸形成的。小學生對簡短的課文很容易就背會了,但是有的文章較長;有的文章描寫的事物過多;有的文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的背誦仍然存在難度。教師就可以通過口頭提示或插問的方法喚起學生往下背的欲望。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所講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我便用提示的方法指導學生背誦一二小節:“沿著……尋找……雷鋒叔叔,你在……小溪說……抱著……冒著……瞧……就是……”同學們興致很高,爭相背誦后面的詞句,數遍后,學生很快背熟了課文。
六、競賽激趣
小學生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使學生對背誦充滿熱情和信心。競賽形式可以有同桌之間、男女生之間、組與組之間、師生之間競賽等。這樣,全班同學都會在愉悅的合作、探究過程中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獨特的背誦方法、技巧,養成良好的背誦習慣,形成一定的背誦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诒痴b訓練中,只要遵循小學語文學習的特點,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獨具匠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背誦,就能乘“愛背、樂背”之舟,愉快地到達“會背、背會”的彼岸。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2]李吉達.談背誦課文[J].小學語文教師,1993(16).
[3]顧治民.加快語文素質教育進程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語文教師,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