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超塵
作者:葉超塵,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
民間美術作為民間藝術的主要展現(xiàn)形式,其代表著我國中華民族的藝術造詣和成就,是一項具備地方特色的藝術展現(xiàn)方式。并且針對民間藝術來說,不管是其創(chuàng)造來源,還是創(chuàng)造理念,和我們的真實生活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針對幼兒教師來說,其所借助的學生主要以6歲之下的幼兒位置,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對美術的認識和了解不深入,進而使得民間美術得到了幼兒教育的全面運用。在當前社會背景作用下,把民家美術運用到幼兒教育中,對幼兒思維進行拓展,激發(fā)幼兒學習潛力,從而實現(xiàn)幼兒的多方位發(fā)展。
服裝服飾作為民間美術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本文所指的服裝服飾并非我們所穿的,而是一些具備特殊含義的服裝服飾,例如民族服飾、演出服飾等。在進行幼兒教師專業(yè)教育時,相關人員可以教導教師利用周邊的特殊服飾,或者動手制作演出服飾等,將其運用到幼兒開學中,利用服飾,引導幼兒教師順利落實教學工作,實現(xiàn)教學水平的提升。
剪紙是民間美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民間藝術中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是我國民族的自豪。把藝術剪紙運用到幼兒教師教育工作中,不僅可以讓幼兒教師對我國的民間文化有所了解,同時把剪紙藝術運用到幼兒教育工作中,對幼兒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推動幼兒綜合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幼兒教師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當我們進入到幼兒教育部門時,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繪畫作品,這時,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把民間繪畫作品融合到其中,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幼兒進行圖形繪畫,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通過建立較為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為了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在進行幼兒教師培育時,可以引導幼兒教師采用收集美術材料的方式。擴充幼兒藝術視野,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一般以民間較為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民間美術為主,同時還要及時采集混合觀看具備民族特性的節(jié)目,以備不時之需。針對實物來說,應該做好采集和收藏工作。民間美術自身含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諸多優(yōu)秀的作品分布在各個領域,出于對幼兒教師自身情況的思考,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習俗方面的差異,我們可以讓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參與到相關資料的采集工作中,營造良好的幼兒氛圍,對幼兒的審美能力的提升進行培育。
在進行幼兒教師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時,為了促進教育目標的落實,要求幼兒教師結合教育內容,營造良好的美術教育環(huán)境,以此實現(xiàn)對幼兒民間美術學習水平的提高通過完善的美術環(huán)境,可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讓幼兒具備較強的視覺認知能力,對幼兒對美好的事物靈敏性進行培育,從而樹立幼兒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以我們的主要節(jié)日——春節(jié)為例,可以安排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動手裁剪一些窗花或者貼紙,引導幼兒制作富有春節(jié)氣息的紅燈籠,在桌子上陳列各個形式的臉譜面具,在墻壁上張貼幼兒自己裁剪的窗花、貼紙,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實現(xiàn)教學質量提升。
在進行美術教育時,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秉持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來發(fā)掘民間美術中的美感和藝術涵韻。從民間美術自身角度來說,其中涉及了剪紙、陶藝、印花、燈籠等,其中剪紙、燈籠是幼兒極為常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并且也深得幼兒的喜愛。但是在進行教育時,因為幼兒自身年齡比較小,動手能力還有待提升,為了保證幼兒安全,在進行教育時,應該給予幼兒工具應用格外注重。在進行剪紙時,由于其整體框架較為漸變,簡單易懂,可以利用剪紙的方式擴充幼兒的想象力,達到教育目標落實的目的。
總而言之,教育內容涉及了多個方面,為了促進幼兒教育的長遠發(fā)展,我們需要全面挖掘教育資源。把民間美術運用到幼兒教育工作中,不但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化意識,同時還能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多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華.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戲劇之家,2016(13):192-193.
[2]王文哲.將民間美術帶入幼兒美術課堂的意義與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82-83.
[3]嚴秀紅.論民間美術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