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倚帆
作者:周倚帆,湖南信息學院。
彈奏者的心理及其情感對古箏彈奏中的音色好壞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進行古箏樂曲彈奏時,對音色是有著極高的要求的,要求音色要飽滿、圓潤、引起聆聽者的共鳴,使得聆聽者很容易地融入到古箏樂曲中。通常情況下,優美的古箏音色能夠有效的陶冶彈奏者的情操,使其心情愉悅。彈奏者在進行古箏彈奏時,要注意將自己的心理及其情感通過古箏的音色調整進行表達與呈現。彈奏者的彈奏手法以及動作也會對音色造成一定的影響。彈奏者的不同彈奏手法和動作使其產生不同的音色,因此這就要求彈奏者的手指、胳膊、肩膀三者相協調,一個好的音色恰恰就是這三者之間協調一致彈奏出來的。
音色不僅受彈奏者自身的影響,還受古箏本身的影響。第一,古箏的材質直接影響著音色的好壞。一般情況下,材質較好的古箏彈奏出的音色十分優美,令人感受舒適,相反則會沒有其本身獨有的音色。第二,義甲是彈奏古箏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義甲的材質、大小、長短等對古箏彈奏的音色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第三,古箏的弦材質也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古箏彈奏的音色。古箏弦的種類繁多,不同的材質的弦,在振動共鳴中產生的音色也是大相徑庭的。因此,古箏本身的材質、義甲、弦等因素都會對古箏彈奏的音色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古箏演奏者自身的藝術修養與古箏演奏的音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演奏者要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和演奏技巧,在演奏前要對古箏樂曲進行了解,把握好古箏樂曲想要呈現出的音色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演奏者應該憑借想象將自己置身于古箏樂曲的想要表達的情感和環境之中。高校古箏教學的音色訓練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高校古箏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古箏演奏不斷的進行指導和調整,作為剛接觸古箏的高校學生很難掌控好音色的變化,高校古箏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按照音色的標準進行訓練演奏。高校古箏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的變化,因為心理不同演奏的音色就有所不同。
對于一首完整的古箏樂曲而言,它的音色就像一個圓圈,整個樂曲的旋律在樂曲的不同的情感變化中相互接連。古箏樂曲的不同情感體驗通常情況下音色也是不同的。高校古箏教師應該多給學生欣賞一些不同的古箏樂曲,豐富學生的古箏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古箏樂曲的洞察力。豐富的情感變化和音色是緊密相連的,在整個古箏樂曲中互相作用,互相影響著。例如古箏樂曲《漁舟唱晚》,它的音色具有清脆、愉悅、輕松的特點,其音色還具有一定的跳動性。聆聽者很容易感受到古箏演奏者的歡快的內心情緒,使得聆聽者有種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感受。這不僅需要演奏者在演奏前充分了解創作者的內心情緒,還需要注重創作者想要表現的音色變化。只有豐富的內心情感變化才能更好的呈現出較為完美的音色。
在演奏古箏樂曲中,不能單一的只用一種音色去演奏,樂曲的變化是具有多樣性的。高校古箏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變化音色的技巧掌握,學生掌握的變化音色的情況直接影響著古箏樂曲演奏的音色變化情況。較好的古箏樂曲演奏其音色的變化是十分豐富的,很容易感染聆聽者。高校古箏教師在進行演示教學時,應該將不同的變化音色的技巧傳授給學生,并在演奏中將古箏樂曲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情感充分的呈現給學生。具體而言其變化音色的技巧包括:變換觸弦的位置、變換觸弦的力度、變換觸弦的實踐、變換觸弦的速度。
綜上所述,音色訓練是高校古箏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對于古箏而言,音色是古箏樂曲演奏的根本所在。作為現代的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的、民族的、歷史悠久的樂器——古箏。在高校的古箏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音色訓練,提升學生的藝術涵養。
參考文獻
:[1]孫嵐.試論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訓練的影響因素[J].北方音樂,2017,(10):110.
[2]徐穎.淺談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戲劇之家,2016,(7):72,74.
[3]田冰潔.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音樂,2016,(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