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君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古往今來,音樂表演始終是一門經久不衰的藝術,更是一件深得世人喜愛的藝術品。在不同的時代,音樂表演藝術都會有本時代的特點,這些進一步證明音樂表演藝術需要不斷地創新,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講,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創造性極強的藝術,要是將創造性思維融入音樂藝術表演教學之中,可以更好地刺激學生的音樂細胞,促使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不斷提升音樂表演藝術的新穎性與獨特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觀眾。作為音樂教育人員,必須大力培養音樂表演藝術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所創造,才會有所創新,也只有富含創新性的音樂表演藝術才會變得鮮活,更具有生命力,從而與聽眾產生共鳴,達到真正傳遞作曲家思想情感的作用。
大體上講,音樂表演全程都折射著一定藝術技巧,其中就包括著創作者與表演者的創造性思維。作為一部優秀的音樂表演藝術節目,都融入了體現了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以及他們在日常實踐中積累的見識,這一切都是創造的前提。音樂表演人員也會有效整合和重建這些內容,藝術化地改變了事物的原生態,實現了新的事物,達到了創造性的演唱效果,更富于時代感。從音樂表演的內容來看,這方面往往體現了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想法,這些也是藝術家對過往故事的再創造,達到了感人肺腑的效果,甚至有的是現代聽眾急需尋找的精神倚靠。除此以外,音樂表演藝術還體現了嚴謹的抽象思維,讓整個音樂表演藝術變得更加具有表現力和層次性,能夠給聽眾帶來抑揚頓挫的感受。
(一)豐富的人生閱歷。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音樂表演藝術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頭腦,才能在表演中進行自我創造,不斷提升音樂表演藝術的吸引力。當然,創新音樂表演藝術,并不是憑空設想,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其智慧又是音樂表演藝術家的豐富人生閱歷筑成的,匯成了其創造力的有力源泉。眾所周知,藝術必須源于生活,只有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的表演才能讓聽眾感同身受,以能賦予整個音樂表演藝術鮮活的血液,從而讓聽眾感知音樂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一句話,創新音樂表演藝術,表演者首先要具備豐富的人生閱歷,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地引發音樂欣賞者的共鳴。
(二)深厚的文化知識。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決定了其事業的發展程度,音樂表演藝術的創新更離不開高深的文化知識作支撐。音樂演唱者一旦擁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才有足夠的能力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開啟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加強音樂表演藝術的韻味,這樣才可以讓聽眾陶醉美妙動聽的音樂之中。可見,文化知識是影響音樂表演藝術創新力度的第二大因素,音樂演唱人員一定要熱愛學習,精通古今歷史,熟讀百科全書,盡展個人風彩,不但要能表演傳世經典音樂作品,還要對其進行創新,不斷打造出符合現代觀眾欣賞標準的音樂藝術精品。
(三)良好的人文修養。優秀的音樂表演藝術人員還應當具備良好的人文修養,由于人文修養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文修養涉及許多方面,諸如人生價值觀、審美情趣、藝術精神、環境適應能力、儀表風度等,這些優良的內在品質可以幫助音樂表演者更好地發揮個人的音樂潛力。與此同時,人文修養還要求音樂表演者學習音樂知識、歷史知識、美學知識、藝術知識等,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養。只有各種文化內涵的互補交融,才會促成音樂表演者巨大的創造力、洞察力和覺悟力,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對音樂表演進行二度創作,從而令音樂表演藝術魅力無窮。
(一)以學生現有知識為基礎。對于任何學科而言,教師都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對于該學科的認知程度進行授課,藝術教育中創新性思維培養更應如此。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進行自我更新,不斷進取,勇于挑戰新事物,敢于創新。培養音樂表演藝術的創造性思維,音樂教師必須以學生的現有知識為基礎,合理引導他們接受新的知識,有效打開他們的腦門,讓他們有效感知音樂表演的樂趣,然后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創造,不斷進步。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首先從學生的音樂基礎出發,著力激發他們學習音樂表演的熱情,讓他們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自發地熱愛音樂,這時教師再開啟創造性思維模式的培養。
(二)開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了有效培養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教師應當從學生發散性思維入手,讓學生在日常的音樂表演實踐中領悟成功表演的門道,激發他們對于音樂表演事業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轉變思維,以多元化的思維路徑尋找靈感,增強音樂表演藝術效果。以節拍為例,音樂教師最初往往利用拍掌等方式,不斷地向學生傳遞節拍的內容,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意識的啟發;而要從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做起,音樂教師不但要采用拍掌的教學方式,而且還可以采用跺腳等,讓學生發現節拍的奇妙性。當學生感受到音樂表演的趣味性時,自然會精神飽滿學習音樂,有助于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采用發散思維的育人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和消化音樂表演知識,并實現靈活運用的效果,也就有了進行創新音樂表演藝術的條件。
(三)營造創作性的音樂活動。音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可以充分展示才華的音樂活動空間,促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并從中領悟音樂表演藝術的內在含義,這樣有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多種表現。一般來說,學生最初是通過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來認識音樂,這些經典音樂讓學生第一次獲得了音樂感知力,從此對音樂表演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如此,學生才會更多的音樂作品產生興趣,漸漸地融入到了音樂學習之中,不斷奔向更高階的音樂表演藝術。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欣賞優秀音樂,然后組織課堂小組表還比賽活動,鼓勵學生以唱為主,不斷抒發內心的情感,在熱烈的小組演唱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另外,教師還可以安排樂器學習環節,以便培養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度,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音樂,充分展現學生的音樂天賦。
總之,在現代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科學地引導學生開創發散性思維,營造創作性的音樂活動,從而加強培養學生音樂表演的創造性思維。實際上,培養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是當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新課改下音樂教學竭力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督促他們進行自我創新,不斷挖掘自身的音樂表演潛能。只有這樣地,才能增強音樂表演藝術的時代感,不斷拓展學生在音樂表演藝術方面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