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每一種文明的背后,都是一個民族悠久文化的傳承,都是豐富的文化寶庫,凝聚著先賢的智慧,擁有著一種神秘而古老的力量。埃及,作為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金字塔、尼羅河舉世聞名,一直是我魂牽夢縈的旅游勝地。我期待去領略這個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以及古老文化熏陶下的人文情懷。
飛機沿著古絲綢之路的上空航行十一個小時,我終于踏上了這片古老神秘而命運多舛的大陸。隨著人流登上了大巴車,自此,它的車輪將帶著我去丈量這文明古國的漫漫長路。
開羅總是籠罩在一層若有若無的沙土之中,古老而質樸。這里的房屋大多是暴露著鋼筋、袒露著屋頂的危樓,即使在人口稠密區,也很難找出一棟完整的房子。墻壁上泛出似是因炮火而燒焦的黑暈,黑黢黢的墻角,與那成堆的垃圾融為一體。一切都顯得那么陳舊,連本應雄偉莊嚴的金字塔竟也是如此。
渾濁的天空映著土黃的巨石塊,它就像一件剛剛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塵封多年的文物,還沒來得及抹去上面的灰塵。下車前,導游不斷叮囑,千萬不要騎駱駝,因為這里“騎駱駝免費,下駱駝十美金”。大家都笑了,也不以為意,景區的套路嘛。我拽著媽媽到金字塔的背面“探秘”,這里失于修葺,石塊的破損現象比正面還要嚴重,游客也極其稀少,慘淡的景象一點也不像一個聞名遐邇的景區。
一個大胡子叔叔迎了上來,禮貌地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中國游客嗎?走這邊。”我們看他脖上掛著工作證,便跟他上了一個小土坡,這里拍照視角極佳,興奮得我們左拍右拍。他搖了搖頭,似是覺得我們拍照不得要領,便接過手機來幫我們。我們想給他小費以示感謝,結果剛掏出來埃磅,他就指著自己的工作證直擺手,推讓了一會兒,還是沒有要,只是繼續幫我們照相。我莫名地被感動了。碰見他可真是我們的幸運!那些“下駱駝十美金”的人讓游客對整個埃及旅游業的信任蕩然無存,真是白白連累了這種助人為樂的員工啊。照完了相,我們剛準備揮手告別,突然,他一把拉住了我們:“小費。”我們頓時愣住了。只見他掏出錢包,拈了拈里面的兩張一百元人民幣。我四下一望,周圍竟沒有別人,不由地顫了一下,我們本能地想脫身,趕緊掏出兩百塊塞給他,逃之夭夭。到獅身人面像那里,又有人搶著要幫我們照相,這回我們說什么也不敢信了,一發覺有人刻意靠近,就立馬溜之大吉。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不是因為坍塌的石墻,而是感慨愈悠久的文明,是不是也伴隨著一些陳腐的東西,就如金字塔巨石上歲月的沉積。所謂大同路,路漫漫其修遠兮,所謂漫漫,便是沒有終點。
可這里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歷史的先驅啊。當同一緯度的古中國人還沒有經歷“神農教耕”、“大禹治水”時,這里的人已在尼羅河谷地上耕作生活,繁衍后代;當古中國人還在用繩結記事傳遞消息時,這里的人正在用象形文字記錄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績;當古中國人還在為離散的部落之間相互搶占地盤而苦惱時,這里已經建成了穩定的政治體系,其國力之強大已足可以調動10萬人連續服20年的苦役,只為修建一座胡夫金字塔。如此盛況,只怕3000多年后,農業文明達到頂峰時的中國亦難以望其項背。幾千年過去了,戰爭、饑荒、疾病,古老文明江河日下。所謂“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也許只有漫天的黃土依舊殘存當年的神韻了。
這天車程很長,休息站也是在茫茫荒漠中用石頭搭起來的幾間小房子。我們休整完畢正準備上車,一群騎著毛驢的小孩兒一下子圍了上來,先是一兩個,緊接著成了五六個,十幾個。他們使勁地拍打車窗,不斷地喊著:“謝謝,謝謝。”我依稀記得他們拍打車窗的手,觸目驚心,黑黢黢的,瘦得只剩骨頭,手心里滿是與他們年齡不符的滄桑。他們睫毛很濃,眼瞳很黑,黑得澄澈、透亮,讓我無法抗拒,先是心頭一顫,緊接著就是煎熬。我想起包里還有媽媽早上準備的馕餅,便要拿給他們。他們見我打開包,更加使勁地拍打著我這邊的車窗。媽媽連忙制止了我:“你干什么?人那么多,你給的完嗎?包被搶了怎么辦?你被纏住了怎么辦?”的確,這是我所害怕的;但是,我想,我能幫一個是一個,能幫他們一會兒是一會兒。這些東西在他們手里比在我手里有價值。如果每個人都能待人真誠,都愿意奉獻自己來成全那些有需要的人,兼相愛,交相利,我們離大同社會不就很接近了嗎?縱使大同難至,我也有責任讓這個社會無限趨近于那個沒有終點的遠方,上下而求索。我給自己鼓了鼓勁兒,勇敢的走下了車,媽媽不放心,也跟著下了車。果不其然,食物被一搶而空,沒搶到的孩子一臉失望的眼神。車上的其他游客見狀,也紛紛拿出自己的食品,從車窗遞給我和媽媽讓我們分給孩子們。
回到酒店,媽媽一聲驚呼,錢包不見了!里面有我們的護照、現金和銀行卡。我心里一沉,有點后悔自己的莽撞了,肯定是分發事物的時候被小孩順手牽羊了。
抱著渺茫的希望,我們租車前往景區碰碰運氣。天已經黑了,路過休息站那幾個小房子,我從車窗看著空無一人的夜晚,愈發內疚。我和媽媽下了車,茫然無措。突然,從陰影里走出一個瘦弱的男孩,拿著一個錢包,用手勢向我們比劃。“你們的錢包丟了,我找不到你們,估計你們會回來找,就一直在這里等你們。”媽媽拿出一些鈔票,準備給孩子作為感謝。孩子擺擺手,快速消失于黑暗之中。我不僅慚愧于自己心中的“小”來。
貧困和饑餓也許讓我們伸手乞討,但文明的力量浸潤著我們內心的堅守。有所為有所不為,從那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埃及民族的希望。歷史長河洗禮后的文明猶如浩瀚的星空,各具特色,熠熠生輝。每一種文明,都會給后代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人文情懷以及對美和藝術的向往是人類共同的追求。那些超越時空和民族的文明,蘊含了大家都認可的道德觀念,被不同國家的人民理解和接受,引起大家的共鳴,提升整個人類的文明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