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征宇
去年4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股神”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年會,感覺有兩點和往年非常不同:第一,首次進行了網絡直播,這對一向堅持傳統生活方式的巴菲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第二,直播全程配有中文同聲翻譯,這表明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
據粗略估算,去年參加巴菲特年會的中國人超過3000人。這表明,中國人的投資眼光和視野正在飛速“國際化”。
記得2008年我第一次回國工作時,很多中國基金經理和企業家都對我說,巴菲特倡導的“價值投資”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大家習慣于“投機”,信息來源常常是“內幕消息”。但10年后,我欣慰地看到,去奧巴哈聆聽巴菲特“教誨”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是當年我遇見的那些“價值投資”懷疑論者。
除了卓越的投資業績以外,巴菲特本人生活簡單、樸素、低調,同時大手筆捐助慈善事業,這一點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和金融界人士所推崇。這些變化都表明,中國人的投資價值觀和心態正在走向成熟和理性。
大會當天,從上午9點半開始,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會接受全球投資人持續整整6個小時的提問。我自己聽完這些問答,最深的感受是,除了“價值投資”,巴菲特還有三大投資智慧特別值得當下的中國人學習。
首先,“心態”決定成敗。他說,最重要的是心態,或者說你對情感的控制。有些人很聰明,但是對情感控制不好,往往就聰明人做蠢事。所以,心態好的人往往是最聰明的人。
其次,從前看企業,現在看“人”。巴菲特挑選企業的眼光之好眾所周知,但他去年談到,現在他的投資理念有所改變,除了看企業以外,更重要的是尋找到好的企業管理者。比如伯克希爾·哈撒韋斥資32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航天精密器件公司,就因為他們認為其管理者馬克·尼根是一位“幾乎獨一無二的經理人”。
第三,長期投資應該看趨勢,而非選基金經理。“你的投資目標其實不是去選擇一個好的基金公司,而是投資整個市場和趨勢。”巴菲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