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在推動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中,我國翻譯產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翻譯行業對人才需求量的激增,不僅為中國的翻譯服務市場帶來了機會,也對翻譯市場和高校翻譯專業諸多挑戰和問題。例如,高校所培養的翻譯專業學生和外語類學生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高層次應用型翻譯人才欠缺、口譯教學中實訓環節難以開展和外語類學生缺乏口譯學習興趣等。
在培養合格應用型翻譯人才的過程中,如何讓翻譯尤其是口譯教學與市場標準要求相接軌是一大難題。很多教授口譯課程的教師缺乏足夠的口譯實戰經驗,口譯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紙上談兵”,難以引起學生學習口譯的興趣,甚至對口譯學習望而卻步。而翻譯作為一項專業性強、社會地位高的職業,成為近年來職業類影視作品的選材之一。該類影視作品主體是口譯員,題材新穎且對外語專業的學生有足夠吸引力?!队H愛的翻譯官》,《長井鞠子的口譯人生》等影視作品一經播出,就得到了觀眾尤其是外語專業學生的追捧。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用影像構建出一個了完整、真實的職場。然而,此類職業劇也存在著缺乏專業精神等問題,這些務必也會對外語類學生的口譯學習存在誤導。
本研究選擇影視作品為研究內容,對該類作品進行分析,以外語專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深入探討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對大學生的影響程度及原因,以期為豐富高校外語教育,提高影視傳播的規范性等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
本研究從實證角度展開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的影響調查,通過研究外語專業學生對該類影視作品的認識程度及個人評價,了解該類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的影響程度,并對正負態影響進行原因分析,豐富了外語專業口譯學習和口譯教學的途徑,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職業劇是影視作品中的一個典型類型,憑借真實性、專業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受觀眾的追捧。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主體是翻譯口譯員,對廣大有志學習口譯的外語專業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
隨著這些翻譯影視劇的熱播,也掀起了一股“翻譯熱”。然而,在備受關注的同時,此類劇集也因其缺乏職業性而被很多職業口譯員所詬病。《長井鞠子的口譯人生》和《親愛的翻譯官》兩部劇是我們所選取的研究材料。
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對職業口譯員的訪談,《親愛的翻譯官》中存在許多翻譯職業專業規范上的錯誤??偨Y如下:一,劇中出現的外語配音不規范。例如,法語配音不規范、不地道。在法語配音的過程中,缺乏句子之間的停頓和語音語調的起伏。而這些發音上的不專業性無疑會誤導外語專業的學生。二,劇中翻譯人員的衣著和舉止過于“高調”。該劇的著裝與發型,也被不少專業人士詬病。業內的女譯員一般是留著中規中矩的齊耳短發,鞋子一般都是黑色的低跟皮鞋,因為在重要外交和商業談判場合中,翻譯需要做到著裝和舉止的低調,以免“喧賓奪主”。而劇中的口譯員“喬菲”一角,燙著大波浪卷發,身穿短裙,腳踩超高跟鞋出現,未免有失低調,降低了職業劇集的專業性。三,劇中人員使用外語教材缺乏專業性。劇中法語教學所使用的《走遍法國》這一教材是講法語作為第二種外語的學生如英語翻譯專業才會使用的輔助教材,而非法語專業學生的基礎教材。四,劇中同聲傳譯場景缺乏真實性?!队H愛的翻譯官》中,“口譯員”喬菲做同傳練習的情節,被專業人士批評“太不真實”。在做同傳的過程中,專業人士指出,口譯員手上沒有筆,面前沒有材料,還閉著眼睛,降低了同傳活動的真實性和專業性;更有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在同聲傳譯的現場,需要翻譯隨時記下重要的數字和專有名詞,因此必須有紙筆和其他提前準備供參考的材料。五,劇中的翻譯魔鬼訓練過于夸張,有嘩眾取寵之嫌。例如,剛剛入行的翻譯被導師安排去同時完成數臺階、買咖啡,練習法語等好幾項疊加任務,讓觀眾大呼“魔鬼訓練”。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并不會出現在翻譯的日常訓練中。
與國內熱播的《親愛的翻譯官》這一翻譯職業劇相比,《長井鞠子的口譯人生》更顯真實和專業。例如,劇中展現了職業口譯員時刻關注新聞,積累百科知識;針對每一次翻譯,都進行充足的譯前準備,做好專業詞匯表;在提高自己英語技能的同時,不忘提高自己的母語水平。這些素質和專業翻譯的自我要求可以讓外語專業學生深入研究口譯的職業特點、訓練方式和職業素養,了解翻譯行業的要求與規范,為今后從事翻譯行業奠定基礎。
《親愛的翻譯官》和《長井鞠子的口譯人生》等熱播翻譯職業類影視劇通過傳播價值觀念、市場現狀、工作方式等潛在的信息,影響著外語類學生對翻譯市場的認知和對相關職業素養的了解。
通過調查問卷的發放及分析,可以發現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學習口譯存在積極影響。首先,通過觀看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想要從事口譯職業的學生人數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外語專業學生對口譯學習的興趣也有了較大提升,為他們今后進行系統的口譯學習奠定了基礎。其次,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語專業學習者思維方式,提高了他們的口譯職業素養及口譯職業認知。最重要的是,對于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可望不可即的翻譯行業一直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職業??吹絼≈锌谧g員工作光彩的一面,會激勵外語專業學生不斷克服困難,接近夢想。
盡管翻譯職業劇極大的提高了外語專業學生口譯學習的積極性,然而相關劇集涉及翻譯行業的情節卻被不少專業人士批評漏洞百出,會起到誤導口譯學習的消極作用。例如,相關劇集中口譯員夸張的打扮和舉止會影響他們對口譯員在翻譯活動中“隱性”和“顯性”的形象認知;而錯誤的訓練方式也會對他們的口譯學習過程造成不必要的彎路。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學生會模仿跟隨電視劇中的所謂“魔鬼訓練”,浪費自己寶貴的口譯學習時間,在這一方面,也需要專業教師予以正確指導,避免學生誤入歧途。
本次調查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和對職業口譯從業人員進行訪談的方式。問卷發放對象為500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外國語學院全體在校生。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外語類專業學生從事口譯職業的興趣、了解口譯知識的途徑、對翻譯類影視作品影響的看法和對口譯學習的想法與建議。
通過對所收回調查問卷的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1)外語專業學生74%因其待遇優厚、職業性強、趣味性高等原因想要從事口譯職業;26%的同學因為此項工作任務繁重,要求高,時間不固定等原因表示不想從事口譯職業。
(2)外語專業學生了解口譯知識的途徑豐富,在調查的同學中,所有的同學都曾通過網絡或新媒體查閱資料,通過觀看相關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和詢問專業人員或老師的同學分別占到了55%和56%,占較大的比重,只有30%的同學通過其他相關途徑了解口譯知識。
(3)72%的同學認為翻譯類作品對學生口譯學習很有影響,只有14%的同學認為完全沒影響,剩下的認為多少有點影響和看情況的分別為32%和12%。
(4)90%認為翻譯職業類影視劇會影響對口譯的專業性知識的看法,83%認為翻譯類影視劇會影響對口譯的禮儀著裝的看法,而認該類作品對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則較小。
(5)88%同學認為觀看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可以提高口譯學習興趣,52%認為觀看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可以提高口譯職業認知,49%認為口譯職業素養會有所提高,認為沒有提高或其他方面有所提高的各占12%。
(6)在通過觀看翻譯類影視作品,56%認為劇中口譯訓練缺乏系統性,32%認為口譯教材選擇不當,14%認為口譯員禮儀、專業知識等質量存在問題,只有12%認為當前口譯課程并沒有存在多大問題。
(1)加深外語專業學生對翻譯職業的認知。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詳細的向觀眾展現了該職業的內部運作機制。外語專業學生通過觀看一部合格的職業劇能夠清楚知曉翻譯市場的人才需求和競爭情況,知曉翻譯職業的工作場景和工作內容等,這些是在口譯課堂上僅憑教材講授難以達到的。
(2)培養外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職業素養。翻譯職業劇表現了該職業從業人員必備的職業素質。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口譯員除了有良好的英漢雙語基礎外,還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知曉口譯活動中禮儀和做好充足的譯前準備等。
(3)激發外語專業學生的口譯學習興趣。外語專業學生往往談“口譯課”色變,因為口譯課堂教學往往以枯燥的訓練和理論講授為主。通過觀看翻譯職業類影視劇,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口譯的興趣和信心。
(1)職業劇本身不夠“職業”。不少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由于編劇本身缺乏相關職業的從業經歷,在細節的處理上缺乏專業性。這些誤導信息難免會對口譯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甚至令學生對口譯學習產生誤區。
(2)學生忽略口譯員光鮮身份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由于展現了一些錯誤的訓練方式,外語專業學生可能會低估成為一名合格的口譯員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想當然認為口譯員入行標準不高,只要打扮光鮮,外語水平夠好就可以從事口譯職業。
一,解決目前口譯課堂存在課堂教授和市場需求“兩張皮”的問題。多數口譯教師在口譯課堂上重視口譯理論和口譯技巧的教授,忽略了對學生今后從事翻譯行業的職業指導,因此,口譯教學無法充分滿足翻譯市場對應用型翻譯人才的要求和標準,學生畢業后因為缺乏對市場行情和職業素養要求的了解,很難在短期內適應企業及機構對口譯員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通過觀看研究翻譯類影視作品,加深了學生對口譯行業的理解。
二,解決目前口譯課程實訓環節和第二課堂難以開展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口譯課程難以體現其應用型特點,翻譯類影視作品的學習則可以成為口譯實訓和第二課堂開展中的重要內容,體現口譯教學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的特點。
翻譯職業類影視作品為外語專業學習口譯提供新途徑,也豐富了口譯課堂和實訓環節的內容,但在口譯學習中,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避免因模仿劇中錯誤的訓練方式而走入誤區;學生本身也要以批判的目光來看待劇中內容,避免盲目跟風,影響自身對翻譯行業和口譯員職業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