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
在咨詢中,魏敏把母親對孩子緊盯不放這種現象放到家庭系統中去看,探索到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媽媽只是在對老公失望的情況下,才拼命地把培養成功的孩子作為自己的全部目標。
魏敏對孩子的期待是做自己,所以她從沒對孩子提出過絕對化的要求。
魏敏有一對龍鳳胎。因為女兒的身體比較弱,所以魏敏對女兒的關注更多,要求兒子凡事讓著妹妹。兒子心里很不平衡,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愛,他用欺負妹妹來吸引注意。
小兄妹發生沖突后,魏敏發現兒子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小孩,他知道怎么為“我”的需要去爭取父母的關注,用行動去表達“我”的渴望,會釋放“我”的情緒……雖然欺負妹妹的行為不對,卻傳達出很多信息。知道兒子的渴望后,魏敏有意識地去關心他、呵護他,讓他能夠確認父母是愛他的,他是值得被關注的。慢慢地,兒子的行為發生了改變,妹妹也越來越為自己的哥哥感到驕傲。
(摘自《只想和你過好這一生》長江文藝出版社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