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直值/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國國有企業管理中的一大特色就是政工工作,政工工作的發展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模式,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體制下,管理制度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群眾意見的反應,伴隨著人們需求的增加、思想觀和價值觀的改變,很多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人員也將迎來更大的挑戰,必須通過尋求創新與改變、找準自己的合適位置,尋求更好的服務,確立正確的地位。
企業發展強大的推動力就是創新,國企單位想要在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轉化經營發展戰略和確立科學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缺少不了思想政治工作。現階段很多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模式仍然處于一種相對落后的狀態,政工工作考核、員工管理以及激勵機制仍然不健全,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不能有效融合,思想疏導以及輔助功能在企業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難以發揮,效果不明顯。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順應國家“以經濟建設為重心”的發展方針,將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上,因此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將國有企業的政工部門規模進行了壓縮,讓國有企業政工干部一人負責多項工作,或者政工工作由其他崗位的人員進行兼任,對于國有企業政工職業的發展來說,幾乎沒有發展的機會。國有企業政工部門工作沒有了吸引力,政工干部開始申請轉崗,而其他部門的職工也不愿意調入政工部門。
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政工工作的實際內容與企業和職工的真實需求存在差異。對國有企業職工進行思想教育時,必須將國有企業的利益作為核心,從員工實際出發,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但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政工工作方式簡單,方法單一的問題依舊存在。政工工作在結合職工及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工作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同時,政工工作人員還存在著專業素質良莠不齊的現象,部分政工干部由于教育水平不高、工作專業技能不熟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思想教育方法簡單籠統、內容陳舊,工作模式也過于傳統,使得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難度大、吸引力不強,群眾的參與度低。
任何工作都應該具備相關的規章制度,政工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更要做到規范化的管理,合理化的監督。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全面的制度確立是管理好一個部門的關鍵與基礎,要細節方面、流程方法、日常管理對政工工作進行合理地規范,長久以往,一定會改變現狀。在對政工工作規范化的同時,還需要對政工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使政工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使政工工作的實際性在群眾中的信任度得以提高。
在現代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下,如何讓政工工作與企業直接獲取利潤的部門有效協調是國有企業現階段最大的難題。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企業的效益不是只靠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員工就能夠實現的,這是需要企業每個員工和每個部門共同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是企業每個員工的積極合作同時保證認真的工作態度,只有這樣企業效益才能得以實現。想要完成這個目標,就要求企業管理的制度和人員都需要與時俱進,將政工工作與生產經營之間的關系認識清楚,及時明確個人與部門的工作定位,根據自身實際條件開始在工作的大方向以及小細節的創造性上開展工作。要以生產經營為中心,從這其中發現問題,并及時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終將解決問題。
我國國有企業的政治工作在內容和基本任務從哲學學科的分類上來看屬于建筑層的范圍,政工工作做得不到位,就會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面對新的發展階段,國有企業政工的工作優化還需進一步在服務水平層面進行有效提升,要做到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就是增強服務意識,國有企業政工人員要以大局為重,工作過程中要將各項的工作責任落實到位,通過科學化的工作方法將長遠目標和當前工作得到有機結合,服務好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作為國有企業重要一環的政工工作,政工工作者要認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要把政工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只有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做到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才能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