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莉
(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大學生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他們是否具備符合時代需求的全方位綜合素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是決定國家未來的發展。有鑒于此,國務院頒發了《決定》一文,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全面推廣普及的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人的全方位提高,以德育作為基點,著眼于創新,以實踐為依托,諸多相關方面的培養,目的是塑造國家所需的綜合素質人才。高校舞蹈教育不僅是培養專業舞蹈藝術人才的搖籃,更是致力于提升大學生審美水平、藝術修養的重要基地,因此,舞蹈教育在提升學生全方位綜合素質方面必然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舞蹈藝術作為藝術的重要分支,它有著哲學和科學所不能企及的社會功能:以寓教于樂的形式讓人們在心身愉悅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對人施以教化作用。舞蹈憑借內含韻律的形體動態對某些情況亦或者是相關理念實施進行相應的展現,從而能夠以此來弘揚正義以及批判邪惡,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大學生剛強正義人格的建立具有不容忽視的推動效果。目前,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團隊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略顯不足,舞蹈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所以不論授課形式、表演形式還是日常訓練都是互相協作的集體活動。如此一來,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學生在此活動過程中增強了社會責任感以及團隊協作意識。與此同時,由于舞蹈藝術的特殊性,在揮汗如雨的訓練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身心得以舒暢,抒發情感、排解憂慮、緩解壓力,還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培養了大學生勇于拼搏、頑強堅韌、不畏艱辛等諸多優秀的品質。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全,三觀得以明確,引導學生擁有美好的道德品質。
文化的組成分為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舞蹈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它是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通過長期的文化積淀誕生出的,代表了特定時期、特定民族、特定地理的民族印記。因此我們透過舞蹈可以窺探到歷史的風貌,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可以認識世界了解自然,傾聽人們內心最真實的呼喚。這種肢體語言的符號不僅是情感的化身更是文化符號的傳承。舞蹈中優美的肢體動作、動聽的音樂旋律以及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全方位促進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升相應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能象力和創造力,在獲得相應的美感體驗的基礎之上,憑借舞蹈藝術的意境極大的提高了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觀能動性以及機敏性。
舞蹈訓練改善并糾正學生的體態,由于久坐和長時間的保持一個姿勢,很多學生出現了弓腰駝背等體態習慣,對肩頸、脊椎等身體部位影響巨大。大學生舞蹈教育可以減輕他們的身體負荷,幫助學生重塑身形,掌握正確的坐姿、站姿以挺拔的姿態發掘青春活力的氣質,在訓練中動作的一張一弛、力度的剛柔并濟以及對肌肉的松緊協調都可以循序漸進的提升身體各部位的抗壓以及應變能力。舞蹈訓練中有很多特殊動作,例如動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較大的大跨步、跳步亦或者是相較而言比較小的小碎步等諸多類型;還有很多舞蹈基本動作,例如走、跳、跑、轉等,髖與四肢的各個方向動作轉換等,這些動作都需要韌帶和關節有著很強的抗壓及扭轉能力,并通過肌肉組織來提供充足的力量來保證舞蹈者能夠將動作順利完成,這樣在經過長期的訓練后,舞蹈動作便可以趨近完美,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提升肌肉協調性以及關節靈活性等諸多相關方面,使其日常的行為舉止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加具有韻律的美感。
舞蹈藝術它是一門綜合藝術,它與音樂藝術密不可分,不同舞蹈種類的音樂風格和舞蹈方式都大不一樣,跟著各種各樣的音樂進行舞蹈抒發,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所在。舞蹈藝術還與繪畫、書法、雕塑等造型藝術關系密切,用肢體語言再現它們的意境,塑造它們的形象。舞蹈藝術同樣和詩歌、小說等語言藝術關系密切,很多作品均出自與文學作品,抑或由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當然舞蹈藝術還和電影、電視、戲劇、戲曲等綜合藝術聯系密切。因此在學習舞蹈藝術的過程中,大學生除了能夠全面地、充分地利用肢體語言闡述每一舞種所蘊藏的歷史文化外,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通過全方位的視角對音樂、繪畫、書法、雕塑、戲曲、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加以了解,不但能大大提高文化修養且也豐富了文化素質。讓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快樂的心態,提高形體美,更能讓人感受到美的意蘊和境界。
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試圖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四個方面要論述與說明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從而促進大學生良好素質的養成與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