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后,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門話題。國內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看成是一種職業精神,“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其核心內容就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養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給客戶無可挑剔的體驗。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說到工匠精神,我們都會想到我國的制造行業,現在的很多企業都具有工匠精神。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層次,是作為一種類型而存在的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體系。基本特征就是:培養目標崇尚技術型;專業設置體現職業性;課程內容注重應用性;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條件設備最好仿真型;師資隊伍定要雙師型。
我查閱相關資料,早期中國職業技術學院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發展是為了適應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需要,在 20世紀80年代,我們國家東南沿海及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率先創辦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學——職業技術大學,這是我國最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性質的學校。
學術規范是指從事學術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學術共同體成員必須遵循的準則,是保障學術共同體科學、高效、公正運行的條件,它包括學術研究規范、學術寫作規范和學術評價規范等。學術規范的過程,伴隨學術研究的全過程。教育大眾化以年來,學術界一直在關注、探索這一問題,并且獲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己經進入與內涵發展相適應的階段,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一問題,促進高職教育研究規范化。
中國的高職教育的主要形式為職業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校以及普通高校的成教院。
1、職業技術大學
中國的職業技術大學比較少,目前只有9所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如四平職業大學、鄂州職業大學、九江職業大學、黎明職業大學、南通職業大學、蘇州市職業大學、天津職業大學、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揚州職業大學。職業大學是培養具有職業技術的老師或者工學、經貿、管理、人文、藝術、護理、農學、航海的高級技術人才。
2、高等專科學校
中國的高等專科學校是指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進行專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師范、醫學、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規范校名后綴為“高等專科學校”,而非師范、非醫學、非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則為校名后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
3、成人高校
在中國,成人高校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設置標準和審批程序批準舉辦的,通過全國成人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成人高考),招收普通高中或同等學歷的在職從業人員為主要培養對象,利用函授、業余、脫產等多種形式對其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學校。
中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將大學和職業學校分隔開,再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學而優則仕”,重道輕器,重理論,輕實踐,輕視工藝技術和生產技術。在提倡人的全面發展今天,我國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十分嚴重。
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比較多樣,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1、高等專門學校
目前,高等職業技術專門學校的辦學宗旨是“教授高深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培養職業所需要的能力”。其中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學制5年,畢業后獲“準學士”學位,把高中與大學兩個階段連接起來實施職業技術教育。
2、短期大學
在我國,短期大學是戰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產物,是以組成職業能力的某類知識或技能作為課程的組合點。其專業設置比較靈活多樣,針對職業性比較強,所以其畢業生就業率很高,為今后經濟發展提供了大批應用型人才。短期大學學制2-3年,畢業后獲“短期大學士”學位,短期大學畢業生職業就職率一直保持在72%。
3、專門學校
在當前,專門學校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生不僅懂得從事具體行業的理論知識,更注重的是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它的主要目標是進行實用性的職業技術教育,專門學校分為兩年制和四年制。對于學習兩年以上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專門士”,學習四年以上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高度專門士”。專門學校在數量上在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體系中占的比例很大。
目前,很多中國高職院校在教學課程設置上,大都仿照了普通本科高校的學科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都和普通高校一樣,缺乏符合自己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課程。大部分三年制大專,第一年是公共基礎課,第二年是專業課,第三年是校外實習。各學年之間缺乏聯系,導致學到的知識重復或者支解,嚴重影響高職業技術教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在當前來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深入教授專門的學藝、培養職業所必需的能力”。關于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法律《短期大學設置基準》和《高等專門學校設置基準》的要求,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是以專業為核心,分為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和實踐課,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出發點或以學科為中心分,為一般教養課程和專業課程。從性質上劃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根據課程計劃規定又分為必修課和選修學科。根據《高等專門學校設置基準》規定,一般教養科目的必修學分要達到75個,實踐課在所有的課程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尤其工科院校。在其必修課(包括畢業設計)中,每一年都設有實踐課。現在的課程還注重培養職業道德精神:敬業、樂業,他們遵循職業道德規范,有一種嚴謹的職業精神,這是我國重視教育的結果。
目前,普通本科下屬的高職院校,他的教師主要依靠本科高校內的教師,盡管本科下屬的高職院校師資水平有保證。但是這部分教師雖有較強的理論功底,但是缺乏動手實踐經驗,他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的教學和課題研究方面。
據統計,我國的本科職業技術大學有專職教師126645人,有兼職教師94866人,二者的比例為1∶0.75;而短期大學有專職教師20933人,有兼職教師35568人,二者的比例為1∶1.7。我國極為重視職業教育師資的規格化。
通過對于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分析,我們發現,中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現狀不是很好,發展也不是很好,很多單位可能由于學歷觀念不喜歡選用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導致我們國家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發展舉步維艱,雖然國家大力倡導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但是學校自身發展和社會的認可還是讓高職院校發展受阻。通過對比之前的職業教育,我們還有很多方面可以向創新的道路上發展,發展自己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