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為第一時間將黨中央召開的2018年兩會精神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傳達給當今在校高職院校大學生,為使學生了解當今國內外形勢,真正認清國內國際發展趨勢,不被網上魚龍混雜的信息混淆頭腦,學好《形勢與政策》課是有很重要的必要性。
目前,隨著高職院校的擴大招生,隨著二胎政策放寬(女教師懷孕生子現象普遍,請假暫停工作的情況時有發生),師資數量有初步顯示出不足的狀況。其中《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缺乏沒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大多數是由新入職的輔導員教師、教學經驗欠佳的行政人員來填充,當然,也有具有一定專業背景的黨政工作人員,但這類臨時師資日常管理工作特別繁忙,面對被安排的《形勢與政策》課時大多表現出來的是有能有心卻無足夠精力,如此狀況自然影響教學效果。
《形勢與政策》每學期課時不多,沒有引起大多數教師們的足夠重視,再加上師資匹配中有不少專業性不強、理論修養不夠的兼職教師,教師們在備課,教研上相對于其他課顯得不是很重視。據調查,普遍的上課模式是根據學校統一發的PPT來照本宣科地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感染力不強,學校、教師不夠重視,自然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生本人也會覺得這是一門“形式”課,而非真正能讓學生如腦入心的“形勢與政策”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少高職院校對《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監管和評估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教師們的自覺性、認真性不強。學校相關部門對該課程的師資沒有制定一個相對長遠穩定的師資隊伍建設方案和有效的監管鼓勵機制,該課程存在被邊緣化的狀況。
針對《形勢與政策》課師資嚴重不足的情況,高職院校相關部門領導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在思想上認識到教師隊伍不規范化的后果,看到教學水平、教學模式滯后的課堂效果,這一切都對該課程的有效傳達、有效設置造成極大的阻礙。要從大局出發看事情發展中的漏洞,及時解決問題,及時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鼓勵有專業背景的教師專業地上該課程,要在該課程上表現出其重要性,認可教師們的付出,提升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一學期只有幾節課,他們大多感覺做的是附加工作,在待遇上、地位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沒有任何的提升和干勁。由于課程的需要、教師的不足,需要對不同類型的教師進行分類建檔,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在安排教師上科學處理。用“師徒”制教學隊伍管理,以老帶青,優帶差,帶出去,走進來的方式優化《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隊伍結構。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查閱資料的方式也先進發達,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要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跟上時代,采取多媒體“互聯網+”的方式將課程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與之互動,要在課程設計方面進行科學整合處理。為延續學生對國際國內形勢與政策的關注,要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如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都應融入進來。對于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們可以采取采訪、辯論、討論、表演等方式讓學生深入到生活中、新聞里的案例,更生動形象地展示、更印象深刻地了解國內國際形勢,堅定自己的信念,樹立報效祖國的決心。
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辦應發揮出有用的作用,制定科學的考核機制,一方面觀察上課時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教學情況;另一方面也應該參與到學生中與學生在線上進行交流,了解線上作業和學習情況。在管理方面制定好相關制度,并落實到位,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師檔案進行分類分級考核,對該崗位制度設計優勝劣汰,同時獎罰分明,對優秀的、有潛力的教師給予更高、更好的發展機會,讓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認同自身價值,珍惜現有崗位,立志做好教學工作!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形式與政策教師要對新時代的學生學習教學心理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新的科技教學模式發展趨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研水平;同時,學校在管理上也應該結合新形勢下的發展力度重視該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在軟硬件各方面給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激勵形式與政策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淡化該課程被邊緣化的情況,并十分重視該課程的發展,重視形式與政策教師隊伍的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