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爽 侯亞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時代不斷更迭,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社會需求日新月異,如何培養出適應這些外部環境變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市場營銷在現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對于企業實際經營的有利作用愈發被各行業企業所認可,它對于企業創辦與發展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新生企業的創建成敗與發展進程。
創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全面的人才素質,其中對于營銷市場的分析能力、對于銷售業務的拓展能力,制定營銷策劃的能力,以及對于創業來說必不可少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創新思維,這些素養在《市場營銷》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中都有所呈現,市場營銷學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與方法,創新創業教育是學習市場營銷的重要目的之一。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中,存在非常嚴重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在教學中理論課程占絕大多數,依賴和重視理論教學,卻忽視實踐部分的課程,技能和實踐課時較少,導致多數學生認為,只要掌握好理論知識,考試時得到理想的成績,這門課程即為合格。因此,學生普遍存在方案執行能力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較弱的問題,導致很多學生即使學習了《市場營銷》課程,也無法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有效、合理地運用于未來的實際工作中。
創業教育也會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但這些理論知識也都是為實戰而服務的,創業教育更傾向于創業精神的培養以及實踐工作能力的提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學生創業熱情高漲,但實際創業卻多數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其一為缺少創業知識、缺乏創業指導,其二為沒有運用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與手段。創業教育解決創業知識與創業指導的問題,《市場營銷》課程學習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與手段,二者缺一不可,而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使以實踐為主導的創業教育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嚴重缺失。
目前,眾多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一些改革,但陳舊的“教師主講學生聽”、“教材為主案例舊”的模式依然比較嚴重,導致教學內容與教學效果難以與時俱進。一方面,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體現在授課過程中,以教師為“主角”,教師利用大量課時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被動聽講。而《市場營銷》課程的授課教師則多數缺乏實際創業或參與企業經營的經驗,使上課時講授的知識成為紙上談兵,很難使學生產生共鳴。這與教師自身的時間和精力、學校支持的力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作為《市場營銷》課程的授課教師,應在學校給予支持的基礎上,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及提高課程,時時刻刻準備接受企業經營領域及創業領域的新變化、新思想。另一方面,《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依然停留在較為陳舊的“以教材為中心”、“以經典案例為輔助”的授課模式。企業經典案例的運用,雖然也起到讓學生活躍思維、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作用,但也難以避免教學案例相對陳舊、難有新意的窘境。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效果與時代發展脫節,學生在《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中,對市場環境的綜合分析能力、創建企業的創新意識、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應用等參與企業經營所必需具備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在未來參與企業經營及創建企業的過程中,學生往往空有想法卻無落地實干,空有一腔創業熱情卻無法把握新時代的創業機會。
《市場營銷》課程是一門對鍛煉實踐能力非常重視的課程,創業教育尤其注重創新性的思維及實戰能力,而在《市場營銷》課程中融入創業教育,就更加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實踐實戰能力加以訓練。目前,多數《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仍然以理論為主,教師將理論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簡單的記憶,或者在教學中加入經典案例,帶領學生進行分析,但是案例是其他企業的案例,與學生生活關聯性很小,即使將案例分析的再透徹,也很難讓學生產生共鳴。如果學生沒有過參與社會實踐或創業活動的經歷,就無法對教師在課堂中所講授的很多理論做到真正的理解與體會。而大多數大學生沒有過這種經歷,因此導致多數學生對營銷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紙上談兵。
考核評價是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的檢驗。現階段,多數《市場營銷》課程的考核評價,側重于期末試卷的成績,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無法僅僅用一紙試卷就能夠體現,試卷所能體現的僅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能否學以致用,將課堂上學習的營銷理論知識與創業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才是《市場營銷》課程考核評價中最應該檢驗的重點。
《市場營銷》課程傳授給學生營銷知識與技能,創業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設計,二者并不矛盾,在《市場營銷》課程內容中融入創業教育,能夠將學生課堂上所學習的營銷知識與技能落到實處,同時也能夠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營銷理論知識。大學生創業,擁有激情與創新思維,同時風險性也很大。掌握相關的營銷知識與技能能夠將創業風險降低。在《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綜合性的營銷知識,如市場調查與預測能夠獲得市場信息,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科學的預測,避免創業者盲目選擇創業項目;市場環境分析能夠識別商業機會、評估企業自身優劣勢及對市場存在的風險進行相對準確的判斷;目標市場營銷對市場進行細分,選擇目標市場,進而進行明確地市場定位,能夠使創業者明確企業及產品定位;購買者行為分析能夠洞悉消費者心理,使創業者在開展項目之前較為準確的了解目標消費者;市場營銷組合策略能夠幫助企業制定科學的產品、定價、分銷渠道及促銷策略。這些都是企業經營中必不可少的專業知識,作為未來有可能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來說,這些知識都是必要的儲備。企業的營銷競爭力是企業創辦與經營的基礎?!妒袌鰻I銷》課程中融入創業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業競爭力。根據調查,西方國家很多上市公司或優秀的企業中,有86%的高層接受過創業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大高校逐漸重視創業教育,紛紛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但是創業教育也需要實際載體,而《市場營銷》課程與創業教育的緊密關系決定著,在《市場營銷》課程中融入創業教育,更加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有利于學生成功創業。
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在必須要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要將實踐教學在教材的內容中體現出來。這就需要組織由企業專業人員、課程負責人,以及任課教師組成的教材編寫小組,編寫《市場營銷》課程的教材,這些教材與傳統的教材不同,既要體現市場營銷學中基本的理論知識框架,又要融入與時俱進的創業教育理念;既要采用企業經典的案例,又要加入體現社會經濟實際情況、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新案例;既要體現南方地區市場營銷學與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先進思維,又要立足于東北,體現區域產業特色。只有這樣的教材,才能使學生提高市場環境的綜合分析能力、增強創建企業的創新意識、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應用,才能在未來參與企業經營及創建企業的過程中,將獨特的創業想法與創新思維落在實處,更為準確地把握新時代的創業機會。
在《市場營銷》課程中融入創業教育,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理想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新穎、豐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實戰能力。在課堂上,除了傳統的講授法與案例分析討論法以外,管理沙龍、游戲參與,角色扮演、網絡連接、視頻分享與研討、師生互換、運動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課堂外,由教師帶領或學生自行到校外相關企業,教師帶領的情況下,能夠實施現場教學,講學結合、教做結合,通過師生在現場的互動,解決課堂上的重點與難點;學生自行參觀的情況下,將自己所見到的企業實際情況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相融合,然后由學生自行總結,再與課堂上所采用的師生互換、視頻分享與研討等教學方法相銜接。課堂中與課堂外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學習《市場營銷》課程的趣味性、創新性、知識性、連貫性,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更積極的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
另外,考核評價體現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市場營銷》課程考核評價中最應該檢驗的重點,是能否將課堂上學習的營銷理論知識與創業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因此,有必要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加入體現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的考核內容與方式。在考核評價標準上,要把創業實踐能力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評價指標,以創業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為目標,重點考核學生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將營銷理論知識與創業知識應用于實際創業的實踐能力。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用試卷考核與綜合考核結合的考核方式,試卷考核即為傳統的在課程結束后的理論知識考核,這部分在總評考核中僅占有很少的比例。綜合考核即在平時課程進行中陸續完成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從團隊建設、模擬創立企業、實際操作比賽,到由學生團隊完成對模擬企業的經營方向選擇,調查報告提交、項目作業展示、經營報告匯報等多元化的開放式考核方式,將創新創業思維理念與方式方法,融入到對《市場營銷》課程各項目教學的考核中,使考核評價過程化、分散化、多樣化,考核結果具體化、透明化、客觀化,學生明確課程考核目標與考核方式,才能更有針對性、主動性的學習。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迫切需要改革,融入創業教育刻不容緩,對學生創業精神、創業思維與創業知識的培養,是當下《市場營銷》課程必須重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與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素質,必須在《市場營銷》課程內容中融入創業教育,形成優勢互補;編寫立足地方、結合區域特色的合適教材;創新教學方法,考核評價體系多元化。在課程的教學標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與時俱進、推出出新。從而培養出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營銷環境、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