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目前,作為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將人工智能AI應用于會計、審計和稅務等工作中。人工智能AI不僅使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重復繁雜的工作得以解決,同時也使得那些專門從事重復性工作的會計人員面臨失業的難題。因此,會計工作不得不被重新定義。據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中國會計中心對2017屆會計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2017年會計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這種會計人員高失業率、低就業率的情況下,會計專業的教育模式需要進行改變:由原來的教師為主導轉變為學生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從而滿足人工智能AI時代對會計人員的需求。
“崗課證賽融通”教學模式是基于會計相關工作崗位需求,將就業、課程、考證、技能大賽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提高考證通過率和就業率的目的。
“崗”是會計專業的目標,高職會計學生的就業大多為中小企業出納、會計等崗位,以此類崗位設置課程;“課”是教學的基礎,此環節需要教師來承擔課程教學;“證”是專業技能的證明,是進入會計崗位的門檻;“賽”是衡量專業技能、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力。
“崗課證賽融通”教學模式的實施措施分為三個方面:
高職會計專業教育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的學生可以直接向企業輸送,這些學生應具備基礎會計崗位技能的同時,還應具備晉升會計中高級崗位的儲備技能。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可選擇的崗位具體包括:出納、總賬會計、成本會計、審計、稅務會計等崗位。因此,以崗訂課是以會計崗位涉及內容來確定課程設置。
以崗訂課從兩個部分來確定課程:第一,基礎會計崗位所需要的會計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出納實務、基本會計實訓等;第二,職業技能提升所需要的會計專業課程,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納稅實務、審計等。
會計專業職業證書包括會計員、助理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等,是學生專業技能的憑證。會計員考核課程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這三門課程可以在大一完成教學,這樣,學生可以在大一學習過程中考得該證書。助理會計師考核課程包括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這兩門課程可以在大二上學期完成教學,學生可以在大二學習過程中考得該證書。同時,學生還需具體提升崗位的知識儲備,與之銜接的課程包括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納稅實務、審計等。
會計崗位招聘過程中,對于參加過會計技大賽的學生尤為看重,認為這些學生不僅具備會計知識儲備外,還通曉該行業最新技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課賽融合。課賽融合從兩個方面來看:一,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手工技能,這部分課程包括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稅法、會計綜合實訓等;二,以會計信息化為基礎的信息化技能,這部分課程包括會計電算化、供應鏈等。
翻轉課堂的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將財務與業務相結合,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溝通協調能力的“高經驗值”復合型會計人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在課前發布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利用上傳教學PPT、教學視頻或案例鏈接的形式進行思考并提出問題。在課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性其進行發言,然后鼓勵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搶答解決問題,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不同的平時加分或獎勵;教師利用案例或情景表演對重點問題進行強調,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期末考核時,用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取代傳統的單一試卷最終考核,過程考核主要由學生在平臺中的完成任務情況決定。
教學做一體化的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是將教學場所、教師、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學過程和內容融于一體,同時將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實訓,實訓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學校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將工作經驗代入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提前體會會計工作。同時,也可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會計專家來給學生授課,利用學校的實訓室和企業實際工作的原始憑證,讓學生進行模擬實際操作流程。
“崗課證賽融通”教學模式是基于會計相關工作崗位需求,推動高職會計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發揮以崗訂課、課證銜接、課賽融合的作用,利用翻轉課堂的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的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滿足會計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會計相關證書的知識儲備,激勵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游錄超.高職實用寫作課程的翻轉課堂設計與實施[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4.
[2]龔奇.以“課證融通”為導向的高職報關實務課程說課設計[J].科教文匯旬刊,2011(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