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玲/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國際村新悅幼兒園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第一個相對規范的正式教育,對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教育有著一定的影響。
教師主導著材料的選擇與相關的布置是以往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選擇的常態,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小朋友雖然也會偶爾材料的選擇與布置提出參考意見,但做后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教師的手里,教師擁有著幾乎絕對的權力。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出現許多問題,例如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低下、家長的不理解等。因而教師在進行區域活動的材料選擇時,一定要讓幼兒和家長能夠認識到區域活動的目的,并認真的考慮他們的建議。
如果認真的對幼兒園的材料進行觀察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之間的關系相對較為獨立,不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不同區域之間的材料通常情況下是不能互換的,不利于幼兒變通思維的的培養。
我們以往的做法經常是定期的更換所有的材料,這樣做的缺點有很多,浪費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會割裂幼兒前后學習的關系,給幼兒學習帶來陌生感。因此,我們在進行材料的更換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換,對材料可以進行適當的增加、刪減、組合等,使用調節策略而不是更換策略。
區域的數量要科學合理,它需要根據活動的空間和小朋友的人數而確定。如果區域數量過少會使活動范圍十分擁擠,如:娃娃家的活動人數如果過多則會因為角色的分配問題產生許多矛盾;相反如果區域數量過多會使每個區域的人數過少,而活動空間過小,既可能使不同的區域相互干擾,同時也不利于小朋友的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在正常的情況下, 我們一般會設置5-7個活動區域。
根據區域活動的特點,第一,教室、走廊可以劃分為好幾個空間:益智區、娃娃家、美工區等。第二,我們一定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特點,使各個區域活動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還具有開放的特點。第三,可以設置多區單一內容,也可以設置多區多個內容。多區單一內容也就是說以某個主題為中心,設置多個活動區域,而多區多種內容則更看重活動區域的多功能性。
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設出科學合理的區域活動格局,這也是十分重要的。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用書柜、櫥柜來劃分出不同的區域,為幼兒提供各色各樣的葉子等事物讓小朋友進行自主創作。還可以讓小朋友在陽臺上種植植物,飼養蠶寶寶和小烏龜等動物,并將此作為科學觀察區。
小朋友的好奇心理很重,幼兒園的各個墻面可以進行一定的裝飾,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深入的挖掘墻面布置的教育價值,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能開口說話,使小朋友能夠與主題墻飾互動玩耍,解放自己的天性,在給小朋友帶來歡樂的同時,促進各方能力的開發和提高。
墻面的裝飾一定要和區域活動的主題緊密聯系,墻飾的主要目的是輔助主題活動的開展。 統一的劃分和安排區域內主題墻飾,可以能為幼兒創造更多的活動項目,從而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動手,獲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直接生活經驗。例如可以在“蘋果和橘子”的活動中,在美工區的墻面上畫上有關內容,如各類水果、水果攤等。
主題墻飾應與教學內容保持高度一致,隨著教學內容的更改,墻飾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滿足教學的需求。舉例來說,在“動物大世界”的活動中,我們讓小朋友進行大膽的千奇百怪的想象,利用各種材質設計奇思妙想嚇得的夢幻的家。在后期的學習中開設了“有用的植物”主題的主題活動,我們更改了墻面的布置,在墻面上增加了許多小樹苗,以重新及其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墻飾除了可以布置不同的主題外,還可以在墻飾上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總結,他可以成為記錄幼兒學習過程的場所。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在墻上展示小朋友的畫作,以起到表揚和激勵小學生繼續努力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在墻上粘貼學生的表現成果,利用小紅花或其他形式的獎勵對優秀表現的學生進行精神上的激勵和鼓舞。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物質環境設計對幼兒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科學合理的對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物質環境進行設計,幼兒是可塑性極強的階段,我們認真負責的進行幼兒教育,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好,為幼兒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啟發誘導有個各項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