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楠/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創新創業教育是學校教育改革、學生綜合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社會進步、國家發展起著關鍵性影響。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相較于其他專業學生而言在性別、就業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從性別角度來說,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多以女生為主,部分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女生人數所占比例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三,但相較于男生,女生創新創業意識比較薄弱,她們更愿意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整體創新創業意識不高;其次從就業形式角度來說,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直接選擇就業,雖然他們能夠快速被相關單位錄取,但其中多以低端單位為主,福利 待遇相對較差,不僅工資不高而且沒有編制,長期以往,畢業生喪失了工作積極性,紛紛選擇跳槽,從事與所讀專業無關的工作,很少有人選擇自主創業,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之薄弱。
在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下,學前教育專業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現象,也就是說學前教育專業很少開展實踐活動,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培養,而且在市場選擇人才而非人才選擇市場的今天,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迫于壓力放棄所學專業,針對這種情況,學前教育專業應強化實踐教學,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首先,拓展教學內容,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個性特征與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完善,融入與就業相關的內容,對學前教育專業發展動態進行補充,同時豐富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知識講座進行有效結合,促進綜合性平臺的形成,提高教學有效性,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其次,發揮網絡平臺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領域,網絡平臺在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應建立線上實踐教學平臺,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最后,提高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學生社團在素質教育方面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應與學生社團建立合作關系,將社團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團活動在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方面的積極作用。
1、建設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氛圍具有隱性特征,在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熱情與信心、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上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所以建設校園文化氛圍是關鍵。學前教育專業可以利用現有工具,如校刊、廣播與網絡平臺進行校園文化氛圍宣傳及建設,尤其是網絡平臺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網絡具有快速、便捷、共享等優勢,有利于促進創新創業理念的落實。
2、強化創業知識學習
在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創業理論,是提高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與需求,學前教育專業應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創業知識教授,比如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一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二來提高學生對自身個性特征的認識;針對高年級學生開展創業指導課程,提高學生對小企業的認識與了解,為日后創業鋪墊基礎。總得來說,創業知識學習是促進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關鍵。
3、重視教師素質培養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人物,對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有著直接影響,學校理應提高對教師培養的重視,在定期安排現有教師參與培訓和學習的同時積極引進新的人才,不斷壯大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這里所提及的人才,不僅包括園長、教師,還涉及創業成功人士、處于創業階段的優秀畢業生等,他們掌握的創業知識、具備的創業經驗,都是課本上所涉及不到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業信息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因為學前教育專業多以女性為主,所以,轉變女性觀念,提高她們對創新創業的正確認識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總而言之,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之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而且是學前教育專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應提高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重視,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構建完善的教育實踐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