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鴻浩/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美術基礎教學,能增強高職室內專業學生對事物的形體、結構、空間、透視、色彩等的綜合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手繪表達,為學生的審美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高職室內專業教育目標及美術基礎教育的特性出發,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提出改革設想,以促進基礎美術在室內專業中的教學效果。
高職教育培養具有較高職業技能和良好綜合素質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注重學生的個性張揚和創新能力培養。室內專業主要培養熱愛生活、品味生活,具備現代設計思維理念,富有美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有較好藝術素養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專業培養目標,室內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課程既要和職業教育特點相融合,又要與專業教學要求相結合,以培養學生具備較為熟練的圖形手繪能力、室內設計藝術鑒賞力和創新能力,為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五點,一是學生不能充分認識美術基礎教學課程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二是教師教學缺少理論知識的深入引導,單純強調學生臨摹練習;三是忽視學生專業審美素質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四是教材內容、教輔資料陳舊;五是學生普遍不具備美術基礎,這給美術基礎教學帶來很大難度。
針對高職學生普遍缺乏美術常識和繪畫基礎的情況,教學內容盡可能安排簡單、易懂和易于掌握的內容。如內容模塊一:“石膏幾何體結構(明暗)素描臨摹、寫生”,在這個模塊中,要解決“線條認識、透視原理、結構表現、明暗空間表現”等問題;內容模塊二:“室內陳設臨摹及速寫訓練”,重點了解室內陳設的比例、形體、結構、材質,并能較為熟練和快速的加以表現;內容模塊三:“色彩基本理論學習、訓練”,重點了解色彩常識,掌握色彩規律;內容模塊四:“室內陳設、室內空間的色彩表現”,重點突出室內陳設的色彩、材質及室內空間表現訓練,使學生學會運用色彩表現陳設的形體、結構;內容模塊五:“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引導訓練”,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的學習方式,對室內空間藝術效果進行觀察、了解和表現。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及藝術設計史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優秀藝術作品賞析,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美術作品展覽觀賞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藝術的意境和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對美的正確認識,豐富學生的藝術內涵,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
美術是造型藝術,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加深對于對象形體、結構的分析、理解和表現,要向學生強調透視知識,對于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圓的透視等知識要熟練掌握并學會運用。要加強結構素描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基本造型能力。還要加強明暗素描的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和表現對象的明暗層次、空間及質感等,這對學生以后的色彩空間表現有非常大的幫助。此外,還需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理性分析和感性認知,因為繪畫或設計創作表現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理性與感性相互結合的過程。
學生平時成績,不僅要針對學生的到課情況和課堂表現,更重要的是要將課后表現納入考核(如課后是否有主動完成額外的習作或富有創意的藝術或設計類作業、主動進行交流等)。作為任課教師,應對上述學生的每一項表現進行登記、統計和打分,以此作為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評定的一部分,占總成績比例的30%。
實訓周規定作業完成時間、作業尺寸、作業數量、技法要求、考核內容(安排1-3項不等)及評定標準等,對學生進行理論、實踐學習方面的綜合考核(實踐能力檢驗),要求學生在實訓周的上課時間現場完成,防止學生找人“代畫”作弊的情況發生。該項考核作為期末考試成績評定的重點部分,占總成績比例的50%。
俗話說“眼高手低”,只有具備良好的觀察、分析思考和審美判斷能力,才能指導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美術基礎教學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逐步引導培養、增強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在掌握美術基本技能的同時,增強欣賞水平和創新能力。在該項考核中,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現場藝術作品、室內設計作品圖片欣賞后書寫藝術賞析文字的形式進行,并依此進行打分,以占總成績比例的20%納入期末考試成績評定。
美術基礎教學作為室內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為今后的專業課程教學和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作為美術基礎課教學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教學新內容、新方法,教會學生基本的美術、手繪技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提升自身文化、藝術綜合素養,不斷增強審美創新能力,為培養合格和高水平的室內設計師打好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做出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2]胡伯忠.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研究[J].沈化美術大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