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嶄新征程,教育部立即啟動實施“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行動”,努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生動實踐。在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焦距提升貢獻力,大力促進教育內涵發展。要以質量為本,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健全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政策機制,辦好繼續教育……”
如今,在十九大報告及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教育會議的指引下,高職英語教學也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研究課程內涵,提高教學質量,以滿足新時代職業教育更高的要求。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高職英語教學發展不斷呈現出新問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要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需要在總結以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經驗和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高職英語教學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本文通過筆者在高職院校從事英語教學多年的經驗,就此談談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為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做好基礎工作的一些想法。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規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基礎。”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一般都分為公共英語基礎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部分高職院校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和專業要求還進行了分層教學。因此,首先應該明確公共英語基礎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給學生壓力,而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打好英語基礎,進而學習專業英語。其次,明確學習目標后要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改進教學模式,真正了解學生基礎和未來職業需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達到“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目標。
以“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新航標職業英語教材為例,每個單元都涉及一個與職場有關的主題。例如Unit 2 Work工作,首先明確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就是關于工作的單詞、句型以及圍繞工作主題的學習任務和相關練習。可以提出兩個問題:“What are the three most common jobs in my country?我們國家三個最普遍的工作是什么?These are the three most common jobs in the USA: salesperson, cashier, office clerk. Сan you describe these jobs in your own words? 這是三個美國最普遍的工作:銷售員、收銀員、辦公室文員。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三個工作嗎?”從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主動學習,引導出關于工作的基礎單詞及描述工作的相關句型。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甚至可以擴展相關知識,比如:工作中的對話怎樣?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環境?如何在工作中發電子郵件等相關內容。學生明確了基本知識,就會很自覺的按照教師引導的主題內容去學習,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英語課。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單純的知識傳授者的地位早已經不適應英語教學的要求,尤其對于高職學生,只會導致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卻學得沒什么效果。教師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英語課堂信息交流廣泛,有利于學生發揮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從共性的知識掌握到個性的個體吸收,能夠使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例如,Unit 8 Getting it right中談論到關于成功和失敗的話題時,可以問學生兩個問題:“What’s your de finition of success? 你成功的定義是什么 ? How to face failure? 如何面對失敗?”通過熱烈的討論,學生總結出很多關于成功定義和如何面對失敗的句型:Success means to enjoy life and to achieve something in one’s life. 成功意味著享受生活和生命里的成就。For me, success means, above all, enjoy love. 對于我來說,成功總的來說意味著享受愛。Failure does mean you haven’t succeeded yet. 失敗只是表明你尚未成功。Failure is the first step to something better. 失敗是到達更好境地的第一步。這樣就將本來屬于教師解釋翻譯的一堂課變成了學生為主體的討論課,這就是一堂有效果的英語課。
首先,在提倡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將英語課堂變成微笑、鼓勵、傾聽的英語課堂。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工具本來就不好學習,教師再以嚴肅的面孔面對學生,效果可想而知。微笑的面對學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認真的去傾聽學生的問題,才可能獲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提出英語問題的時候,如果聽到學生說“:老師,我不會”,那么教師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微笑表示沒有關系,然后鼓勵學生去用自己所會的簡單表達,教師傾聽后給予輔助回答。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久就會發現學生不會直接就回答不會,而是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回答:“I think that...”“我認為…… ”其次,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習過程,做學生學習的“大朋友”。例如:在講到 Free-time activities業余活動時,可以采取分組表演猜詞的方式,一人肢體表演某個業余活動,其他組員猜詞加分,直至最后累計加分最多的一組獲勝。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學習到了基礎知識。最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英語的觀念。引導學生明白學習英語是自己的事情;學習英語是成長過程中最簡單的事情;學習英語是讓你更加優秀的事情。最終使英語學習成為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采取“工學結合”的模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高職英語教學也要根據不同職業對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需求,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這樣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英語專業轉化為專業服務的英語,就需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最終實現英語教學同高職職業教育完美的結合。
以航空服務專業為例,民航英語是一門功能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需要掌握聽、說、讀、寫、譯多項技能。基礎英語階段教師就要多注重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基礎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專業詞匯。注重翻譯方面的練習,提高學生簡單的筆譯、口譯、英漢互譯的水平。到了專業英語教學階段,就可以根據民航不同崗位的要求,將工作中常用的專業詞匯、句子進行詳細的總結,并引導學生學習對話、相關閱讀等貼近工作實際的基礎知識。可以采取情景模擬、任務驅動等符合高職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來形成案例,使學生在模擬對話、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航空服務的專業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職業教育更應該與時俱進,更新發展,構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徑,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人才。作為職業教育環境下的英語教師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研究高職英語課程內涵,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為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做好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