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銳/信陽農林學院外國語學院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與世界這個大舞臺接軌,并將英語這門商用語言當作了近年來我國教育實踐的重點。而在大學的教學中,英語作為各個高校開展的必修課,其現階段的閱讀教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亟待我們解決。因此,考慮到大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特征,應當給予多元智能理論下,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相應的研究。
學生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習狀態不佳是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常態,這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在學習中,還始終保持著以往的學習狀態,也就是不積極、不主動,一昧等著教師灌輸的策略。這種策略并不適用于大學英語的學習,究其原因在于大學教學模式與高中、初中完全不同。大學教學更講究主動學習,并在教學中時時強調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作用。然而,學生由于習慣了以往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在大學的學習中具備相應的主動性,并積極評估自己平時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效,這與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曳步舞關系。
盡管很多新式教學手段被引進了我國教育領域中,但在一些大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保留著原有的教學模式,即便偶爾在其中融入了一些新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等,也仍然是“換湯不換藥”,并不能充分發揮這些教學手段的真正效用。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不能注意學生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力,反映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就是教師只注重課文朗讀、翻譯,并不注重深入挖掘文章內涵。
盡管大學作為一個思想自由、行為自由的教學機構,但其中仍然殘留“應試教育”的影子,也就是將筆試成績作為考量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這種標準顯然不能全方位概括學生的能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大學英語的評價系統是片面的,正是這種片面性導致閱讀教學質量、成效始終難以提升。
無論是大學生還是大學教師,都應當改變現有教學觀念,而改變教學觀念的第一步就是擺脫應試教育的影子。教師與學生都應當明白,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完全依靠教師的強行灌輸并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策略,尤其作為學生,應當充分理解自主學習、思考的重要性,這兩項能力的建設對自己的一生都有著積極影響。因此,學生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習中,應當一反之前“嗷嗷待哺”的常態,要學會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積極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生甚至可以向教師提出關于當前閱讀教學內容的改革策略,例如在教學中融入更多課外知識拓展,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得到進一步充實。而教師也應當明白一昧依靠乏味的講解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并對當下教育方式、方法進行更新,深入挖掘學生各方面能力,不以學習成績表現一概而論。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供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習方向”,并將學生意見作為教學中的重要參考意見。例如學生認為在某篇講解人物事跡的文章教學中,教師應當提供更多該人物的生平事跡、奇聞軼事等以幫助學生更好了解該篇文章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收集該人物的相關信息,并在正式教學過程中留作課外拓展,以此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并將更多精力放在本篇課文的學習上。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本篇課文的閱讀教學,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提供的的信息,利用從本節課中學到的知識重新撰寫一篇關于該人物的小傳,以此考察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成效。
為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采用更多較有成效的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在新型教學手段融入英語閱讀課堂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將這種應用止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是要將這些教學手段基于當前教育目標進行一定的改變,并在教學中深化這些教學手段,將其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教師在利用新型教學手段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時,應當注意對學生“區別對待”。
例如在面對一些詞匯積累量較大的學生和英語靈活運用能力較強的學生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班級內學生分為小組,并將具有不同類型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要求這些學生優勢互補,學習小組內其他成員身上的長處,并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小組內充分發揮,幫助其他學生進步。在一次閱讀教學完成后,教師就可以布置一項作業供每個小組完成,教師可以找出一篇與本次閱讀教學文章內容相關的英語文章交給學生閱讀、翻譯、歸納文章主題并創作一篇與之相關的英語短文。而依據每個小組內組員的不同職能,教師可以在成果驗收過程中,并針對學生職責進行專項點評。如某小組負責翻譯的學生作業質量較高,某小組負責指導寫作的學生較有水平等,通過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專項能力點評,激勵學生。
目前很多大學英語教學的評價制度均是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然而針對大學英語閱讀這項英語教學中靈活性較強的部分。無論是大學還是教師,都應當重新規劃教學評價制度標準,并引進更多評價指標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效。首先,依據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能力考查的不同方面,可以將閱讀教學分為文章內容理解、文章重點把握以及文章閱讀水平等幾個方面。然后,依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分類,在教學評價制度上可以進行相應的設計,并從不同方面考查學生的能力。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針對學生擅長能力各不相同的情況,在考評中設計“主題考卷”。所謂“主題考卷”,就是依據學生的不同能力設計多種不同的考卷,并針對學生的專項能力進行考察。如創作向閱讀教學考察試卷、翻譯向閱讀教學考察試卷、聽力向閱讀考察試卷等。在試卷設計上,學校與教師一方面應當將“全面考察”作為原則,另一方面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特性。例如在創作向閱讀教學考察試卷設計中,就可以將創作水平作為重點考察方面,而將翻譯等其它方面作為次要考察方面。在試卷設計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正式考試之前提前填寫意向表,并確定每位學生想要的試卷類型,進而開始印刷工作。在學期末最終學習成果考察中,教師可以將這種專項能力考查試卷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標準。
綜上所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當從改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改變考評制度等幾個方面實現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效率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專項能力,并以此為建設基礎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建設,從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使學生適應自身終身發展,成為擁有核心素養的人才。
[1]杜亞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2]鐘小芳.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高一英語閱讀教學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2012.
[3]王宗川.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4.
[4]夏云青.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