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中學
(1)教學微視頻短小精悍。微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較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短小精悍,有較強的針對性。通過網絡發布的教學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
(2)學習時間地點靈活多樣。課堂地點演變為課外甚至是校外,使課堂變成了一切皆為教室,學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學習節奏,選擇自己狀態較好的時間看視頻學習,學生自己掌握時間,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是翻轉課堂的理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
筆者選擇現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順序選修6 Module 5 Cloning Vocabulary and Reading中課文 Cloning and DNA 作為教學案例向大家展示一下對翻轉課堂的探索應用。
(1)學情分析。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學習了Cloning and DNA課文中的所有生詞和詞組,閱讀中的詞匯障礙已經掃清,學生應已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同時,學生在生物課上剛剛學過有關遺傳的內容,如DNA的解旋與復制。因此,學生對克隆發展史和DNA用途應該不太陌生。
(2)教學內容概述。本模塊以小說《弗蘭肯斯坦》的故事梗概和小說節選為主課文,使學生關注克隆所引發的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倫理道德問題,并樹立科學倫理觀。通過課文Cloning and DNA 使學生學會陳述自己贊成或反對某一觀點的理由,并掌握議論文的結構,能夠條理清晰地完成簡單的議論文。
(3)確定教學目標,整理學習資源。通過對學情和教學內容的分析,筆者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認識克隆的過程、DNA的實際用途、克隆的優缺點;掌握議論文的結構;培養一分為二辯證唯物主義的價值觀,增強科學倫理意識。
(4)制作教學視頻。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親自制作視頻的好處在于教學視頻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學情比較吻合。
(5)設計課前練習。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根據檢測的結果得知已掌握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學習的困惑。學生在家中通過教師提供的信息技術交流平臺與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向教師反映自己的學習收獲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教師要作到及時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1)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六組,各組成員分工明確,每組在組長帶領下開展小組討論,通過集思廣益總結出克隆的3個優點和3個缺點。活動中要努力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對有爭議的觀點則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剖析,避免挫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2)小組展示匯報。各小組代表面向全班展示本組學習成果,通過各小組的展示、交流,全班共同找出克隆的4個優點和4個缺點。在學生展示匯報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適時進行點撥。
(3)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完成寫作后,通過QQ上傳,在展示學生作文時,我利用了QQ聊天功能,使學生的作文實現班級共享,這樣便可以將教師點評和生生互評相結合。
(1)“翻轉課堂”不等于視頻。有人認為翻轉課堂是視頻的代名詞。每當人們聽說翻轉課堂,第一個念頭就是視頻,其實富有成效的面對面互動學習活動才是翻轉課堂最重要的價值。對翻轉課堂中理解的誤區主要有,翻轉課堂就是用視頻替代教師、翻轉課堂就是在線課程、學生觀看視頻時沒有教師指導、學生整堂課都盯著電腦屏幕、學生孤立地學習,沒有社交和互動等。
(2)“翻轉課堂”不適合所有的課堂教學。“翻轉課堂”確實改變了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翻轉課堂”不能代替我們教學工作的全部,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有選擇性進行,可以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我們使用,不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我們就不要牽強。
總之,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才剛剛開始,還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如,對“翻轉課堂”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尤其是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路徑探討顯得寬泛。
[1]顧睿睿.翻轉課堂國內外研究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8).
[2]鄧正艷,蔡文伯.我國“翻轉課堂”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