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月/吉林師范大學博大學院
奧古斯特·威爾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最重要的戲劇家之一。他關心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的悲慘處境,用戲劇的形式再現他們的痛苦。而《鋼琴課》作為他的代表劇作之一,講述了姐弟之間爭奪傳家寶一架鋼琴的故事。而鋼琴的來歷揭示了這個黑人家庭他們祖先屈辱不堪的過往,深刻地反應了威爾遜作為一名黑人作家對于黑人主體性重建的強烈愿望。他認為黑人要正視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保留自己的傳統和精神,這樣才能重建黑人的主體性。
雖然黑人主體性的缺失是一個普遍現象,但黑人文化中還有許多東西保留下來,如黑人音樂和黑人社區等。許多黑人渴望找到并保留自己的文化并且傳承下去。這也是黑人重建其主體性的一種方式。《鋼琴課》的線索是一架鋼琴,本身就與音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鋼琴上演奏的歌曲和刻在鋼琴上的這個黑人家庭的歷史都屬于黑人文化。所以當威利提出要變賣鋼琴的時候,伯妮絲拒絕了,因為這上面有著他們家族祖先的獻血,有著母親的淚滴,還有他們這一家作為黑人奴隸屈辱的歷史,但同時這也是黑人文化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這個黑人家庭與薩特的鬼魂抗爭時感到害怕,并且沒有其他辦法能夠驅走鬼魂時,他們的黑人主體性在這種恐懼中受到限制,但是音樂給了他們力量,讓他們驅走了鬼魂,而且他們自己也得到了重生。
黑人社區作為黑人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黑人主體性的重建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黑人社區是黑人的避難所,他們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黑人可以在身心上得到保護和治愈。并且只有團結友愛才能讓他們在這個受壓的社會里還存由一席之地,只有這樣,才能重建他們黑人的主體性。《鋼琴課》里的查爾斯的家就相當于一個黑人社區。起初,只有杜克,伯妮絲和瑪雷莎住在這里,后來威利和維尼來到這所房子。在這個黑人社區里,他們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最終一起并肩戰斗,雖然有時這個理解的過程會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比如威利最終理解了伯妮絲為什么不愿意賣鋼琴。除此之外,曾經試圖保護鋼琴的黑人們也可以被視為黑人社區。他們不只是在保護這架鋼琴,在更深的程度上,他們是保護他們的社區和文化,甚至是保護他們的黑人身份和主體性。
勇士精神是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自從第一批非洲黑人來到美國新大陸,他們就在不斷地進行血腥的戰斗,他們拒絕白人給他們帶來的在社會、生活和心理上的壓迫和限制,因為他們不想讓他們的價值就這樣被否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勇敢地反抗社會不公,甚至犧牲的行為,體現的正是黑人的勇士精神。勇士精神是黑人在苦難中生存并獨立成長的極其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就像《鋼琴課》中的威利,他是具有勇士精神的黑人代表人物,他在與薩特的鬼魂進行殊死搏斗的時候,他想的是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他都要盡力去抗爭,這是他勇士精神的體現。而伯妮絲彈奏鋼琴趕走薩特鬼魂其實也是一種勇士精神的體現。威利臨走時對伯妮絲說,如果她和瑪雷莎不繼續彈鋼琴,他和薩特都會回來。也就是說,黑人和白人之間的斗爭將繼續,所以所有的黑人必須像勇士一樣繼續戰斗。黑人正是通過保留這種勇士精神才能重建他們的黑人主體性。
通過對《鋼琴課》中黑人主體性重建的分析,不難發現,作者威爾遜希望所有的非裔美國人不要忘記他們的歷史,放棄他們的現在和未來。他們可以作為非洲人加入美國社會,不必放棄他們自己的傳統。他們只有以積極的方式面對歷史和未來才能重建黑人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