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ǎL沙民政學院外語學院
近十多年來,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教學媒體(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的出現帶來了傳統教學媒體所無法具備的特性:計算機交互性、多媒體特性、超文本特性、網絡特性。這些特性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有所改變,使學生能夠真正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
信息化教學資源集文本、圖片、音頻、圖像等為一體,為教師提供了新穎有效的教學環境,從而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刺激他們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的觀察、思維和表達都進入了最佳狀態,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網絡資源只有進行組合才能最大量發揮其巨大的作用。以筆者所在的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們學校從2011年上學期開始實施網絡空間教學即“世界大學城”空間教學。教師作為資源整合者,通過大學城傳遞給學生,實現對教學內容和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大學城里任何英語學習內容,并可以跟老師互動提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了,信息量也越來越大。
信息化教學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能把文字、聲音和圖像等客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其先進性、科學性、直觀性以及生動性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這為高職生英語學習提供了真實的語境,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理解和記憶。
我們學校開發了慕課課程《大學英語 1》、《大學英語 2》、《大學英語 3》,老師把教學課件錄好視頻發到網上,在導入中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全國各地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練習檢測來提高自己而不用到教室去,老師的這種角色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制動性,加快了課堂教學節奏,增加了課堂信息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一舉措使得全國好多高職院校效仿。其次,本人建立了一個學習英語的公眾號,自動生成二維碼,學生通過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就可以進去學習、答題和提問。
通過這些教學手段的突破,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步實現教學方法從傳統到現代的改變。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 使用網絡信息化教學還具有快速、準確、大容量的特點。在課內外有限的時間之內,即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時間,又加大了教學信息的容量、講練的密度、練的層次、練的力度。還可以當堂得到反饋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保證了教學效果。
網絡信息化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完善和補充,只有讓網絡信息化教育中師生的教與學互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信息化教育的優勢。同時,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管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學生探索性學習的自由空間更加廣闊,老師對學生學習探索活動的指導和監管也就變得尤其重要。老師的角色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導他們在精心設計的環境中進行探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網絡信息化教學,老師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快捷地查到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進度,并加以評論。當然,老師在進行監控和管理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定期進行自我監控和評估,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動力。
教師通過系統上傳已經制作好的課程資源并可隨時對在線課程進行管理,學生通過學生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點播學習,從而實現在線課程的指導和管理。比如大學英語慕課,老師把教學課件和視頻發到網上,每個單元有學習任務單,學生在規定時間點開鏈接就可以自主學習每個單元的內容,學完后才能做練習。老師要求大家在大學城簽到,簽到的時間也能看到,哪個按時簽到,哪個沒簽或者遲簽一目了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死角地進行了管理和監督。
這樣,微課、慕課在線點播,教程在線查看、教師和學生語音、視頻、文字在線實時互動教學,記錄在線實時互動教學起止時間等功能的在線互動課堂。從而實現師生網絡教與學的互動和監管。
網絡信息化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茖W研究表明,人們通過各種感官獲得的知識比率為:視覺83%、聽覺11%、其他6%,視聽結合可獲得幾乎是最佳的知識保持率。由此可見,利用網絡信息化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加強記憶和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當然,網絡信息化教學在應用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它不會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各種手段都利用,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共同協作、共同開發各種教學資源,以便更好地利用網絡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