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瑞智
新聞文本所具備的新聞價值并不僅僅局限于新聞事件與信息所傳遞的重要新聞事實價值,其還具有十分廣泛的延伸價值,同時還體現出了主體對新聞價值的發現、創造,以及從新聞中獲得的價值偏見與誤導等。所以,新聞性文本往往可被用來單獨討論,是新聞價值客體理論研究中的重點。所以,高中語文在進行文本類問題選擇與設計時,越來越傾向于新聞性文本,這也就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聞標題類的新聞性文本問題是十分常見的。例如題1:現有一新聞性文本,試為這一則新聞制定相應的標題。“四川某扶貧類企業在進行沼氣回收利用系統的研究,并在當前研制出具有中央集中性生產以及分散性沼氣輸送的應用系統,將該設備推廣到農村范圍內進行應用,這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這種題型主要是就學生對新聞標題結構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學生的文本概括能力進行考察,其主要的要求是需要學生所制定的標題精確、凝練且醒目,讓讀者在看到標題的情況下能快速的明白新聞的具體內容。所以,學生在進行新聞題目制定時,應當在標題中明確的指出新聞對象,如題中的“中央沼氣”。同時,學生應當從文本中確定關鍵詞,建立其與新聞對象之間的關系,并在新聞標題中體現出新聞價值。若學生在進行問題解決時僅僅將重點放在中央沼氣研發這一點上,并忽略了農村推廣與免費使用兩個關鍵點,就不能正確答題。另外,學生在進行標題擬定時還可能會出現忽略“中央沼氣”這一關鍵詞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新聞標題沒有嚴格按照記敘格式進行制定等多種問題。學生可制定標題如“中央沼氣免費供農家”,就能精確的對該問題進行解決。
例如題2:依舊建立在例題1的文本基礎之上,提出該新聞事件成為新聞信息的主要原因,分析并闡述該新聞事件中存在的新聞價值[1]。
該題型就是典型的對新聞信息的新聞價值分析進行考察的問題,學生應當在新聞文本學習中明確通常情況下新聞信息中含有的新聞價值主要包括時效性、事件本身本文的重要性、顯著性特征以及和實際生活相貼近的特征等多種價值表現。但是并不一定所有的新聞信息都含有以上所有的新聞價值特征,學生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從新聞內容中進行不斷的挖掘,明確其所具備的新聞價值,并根據理由進行闡述。
通常情況下,學生可能會將其所具備的新聞價值歸納為該新聞闡述了中央沼氣系統的運用形式以及其所表現的
利弊;中央沼氣和傳統沼氣之間存在著差異;中央沼氣工程大,影響也較大。學生可在就該問題進行解決時將其所具備的新聞價值歸納為“中央沼氣為農村沼氣使用創造了全新的形式;中央沼氣改變了傳統沼氣的沼氣生產形式以及沼氣供氣形式”。
例如問題3:在新聞文本中涉及到管理者、民眾以及新聞工作者等幾個不同部分的講解,且分別表述為民眾在溫哥華期間發現該地區的管理十分嚴格。其好奇的問一棟建筑的管理人員,為什么整棟樓的窗簾都為白色,管理人員向其展示了售樓合同,發現該合同中就窗簾的設計與安裝花了大篇幅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時明確的對公寓內各個住戶養寵物的數量以及身高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要求學生從不同人物的角度來就該新聞事件進行探討[2]。
由于該新聞文本中所涉及到的人包括管理人員、普通民眾以及新聞人員等幾個存在著身份差異的人群,所以學生在就該問題進行解決時,就應當以不同身份的特殊性作為問題思考的關鍵。這需要學生積極調動個人生活閱歷,并將生活經驗帶入到實際的新聞文本當中。在以管理者的視角進行問題思考時,應當避免僅僅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行思考,而應當深入運用服務管理意識與管理方式進行思考,切實實現管理工作的優化。而針對普通民眾的視覺而言,則需要體現民眾的社會素質與責任感。從新聞作者的角度來看,則應當注重對該新聞文本中的重點、內容選擇標準等進行思考,不能一味的進行含糊不清的語言敘述。
高中學生應當明確新聞性文本解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以提升個人學習成績為基礎,加強對當前考試中的常見新聞性文本問題的分析與探討。而常見的新聞性文本問題的設置都是從“新聞標題”、“新聞特點”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慮的。而學生在了解考題形式的同時,還應當大量的收集相關的習題進行練習,從解題實現中獲得個人解題能力的提升。這不僅是實現學生語文考試成績提升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新聞素質和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
[1]羅廷敏.新聞性文本考題分析[J].高中生學習(試題研究),2017(04):20~21.
[2]羅廷敏.實用類文本閱讀之新聞性文本分析[J].高中生學習(高考沖刺),2017(0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