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妮/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在當前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的發展,都趨向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許多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為了進一步將我國帶入到國際社會中去,就必須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從而消除交際障礙,在文化之中求同存異,尋求共同發展與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文化基礎的塑造,而對于語言的學習,也就是間接了解其文化底蘊,因此,跨文化交際因素,能夠在我國的高等學校英語教育中發揮其作用,同時也需要正確的引導。
不同國家之間在語言和文化底蘊上都具有獨特的韻味,要想尋求國際化發展,就必須尊重和理解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做到求同存異,以尊重的態度尋求發展和進步,這同時也是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事業中的一個要點。英文的教學將會影響到學生后期就業的方向,無論他們在步入社會之后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崗位,在世界文化交流發達的當今,奠定一個良好的英文基礎都是有利無害的[1]。從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背景來看,大部分學生和教職人員比較認同于尋求共同發展的方面,但依然存在著部分不和諧聲音,對于從未接觸過的國際文化采取強烈抵制態度,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這一想法其實是不健康、不正確的,也正是教育水平沒能達到國際化高度,人民的基礎文化水平還沒有得到提升的一種具體表現。因此,就應當更加關注這一方面,通過正確的教育與領導,首先向學生灌輸先進的學習理念,提高他們對于跨文化交際的接受度,從而指引他們在得到英語水平提升的同時,學會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
語言是對一個國家文化的衍生,是對人們思想的表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來傳承文化,實現人們日常的生活與交流的。因此,各國的語言之間必定存在著共通性,而我國英文教學事業的發展也就是兩種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國際化,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就成為了一個必然要求,由于人們邏輯思維存在著一致性,那么語言的表達也是一樣。中英文化之間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因此,在研究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英語教學事業,將會使得兩種文化之間共同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學習[3]。需要注意的是,中英文的使用和句式方面存在著差異,應當通過類比的手段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分辨兩種語言之間的區別,從而在使用時有著豐富的基礎知識支持,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減少錯誤發生的幾率。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了解到英語基礎打好的重要性,從豐富基礎知識教育入手,才能有效促進我國跨文化交際水平和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現如今,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迎來了大規模的改革和優化,先進的教育理念受到廣泛稱贊,同時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十分明顯的。借鑒各大高校的成功案例,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中也應當引進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在英語的教學課堂中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思考,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課堂中可以使用趣味性較強的教育手段,比如通過故事和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吸引他們的興趣,使得它們能夠在故事中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4]。與此同時,需要認識到文化的交流與滲透是不可避免的,同時,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面對變化,應當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促進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將跨文化交際的作用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中日常使用與交流的水平。
總而言之,跨文化交際能夠在我國的高校英語教育事業中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普及,促進各國之間的友好交流是大勢所趨,為了消除交流障礙,我國的英語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尋求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