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燕 何玉紅
時代發展要求教育進步,近些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隨著時代逐漸進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備受教育者重視,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改下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的思想指引下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效率提高起著積極作用。而激勵教育作為教育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可以使小學生對語文這一科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教改大潮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學習向主動型發現學習過度,并且這種學習方式已經進入到中小學課堂學習中。教師教學方式學隨著教育理念變得方式多樣,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尊重學生個體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也較多的應用激勵教學的方法。但實際工作中,一些教師對激勵這種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夠,認識還比較淺顯,比如在教學中的正向激勵應用較多,負激勵應用的較少或不夠恰當,缺乏激勵的針對性;在激勵方法上方法比較單一等。正是因為存在這些情況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教師雖然使用了激勵方法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從小學生自身發展狀況來講,小學生注意力還不叫分散,注意時間較短,注意的穩定性還不強,加之小學語文科目的自身特點,主要是字詞句和課文,內容趣味性比較缺乏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負面的影響,還可能出現厭學情況,這些現狀都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多運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學習什么科目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都是正確的。要想讓學生學號小學語文這個科目,教師首先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的學習學生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要陪樣興趣在課堂上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讓孩子們進行分角色扮演小蝌蚪和媽媽,從中體會為什么小蝌蚪要找媽媽,最終結果怎樣,文章要表達什么意思等思想。
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從語文這一學科上來講,主要是語言和文字的寫和說的學習,但是學生本身對于知識的領悟能力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由,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激勵標準和方法也不可千篇一律,這樣對樹立學生自信心是不利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使用適合學生的激勵方法,例如某名學生的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理解能力比較好,很容易在客觀題上出小的差錯,那么要讓學生知道他很有語文學習的天賦,只要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字詞句上多努力會學的更好。
教師是一個長期性和復雜性兼具的職業,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師不僅要起到示范作用,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文化知識,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課堂把控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這些都是教師的綜合素質。這些素質在各個階段教學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除了學科知識的把握外,對于小學生的心理活動情況也要充分了解,對于學科知識以外的知識也要適當掌握,在教學中才能對學生的問題應對自如,使學生對于老師有一定的崇拜感,在教學中才能更好的形成教學威信,使用激勵教學時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也有自己的特長和閃光點,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特長和閃光點,從學生的長處出發對每一名學生平等公平的對待。例如某語文老師每次去甲班級上課的時候都看到一名叫小明的同學在老師講課時拿出畫筆在畫畫,不專心聽講,上課老師提醒時還帶有反感情緒,在某次語文單元測驗時老師給的題目是“景色”,老師在閱卷時發現小明同學對于景物的描寫非常到位,語句通順流暢,把景物描寫的仿佛像身臨其境一樣。這次之后老師發現小明同學非常喜歡美術而且很有天賦,想象力也很豐富。在課堂上老師公開對小明進行了表揚,并鼓勵他對于喜歡做的事情要繼續堅持,用心做好,還對小明說他非常有天賦,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并告訴小明想要在美術方面成名成家,只學習單純的學習美術是不夠的,要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夠有更大的成就。從此以后老師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小明。
教師的激勵方式不能只依賴于口頭語言激勵,必要時還可以使用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在某些情況下是愛的體現,這樣還可以縮短師生距離。
小學的學習是其他階段學習的基礎,也是打好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智力開發的關鍵期。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地基很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從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切實有效的激勵,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時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1]張雪蓉.利用激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J].教育導刊,2012(12).
[2]龐定亞.淺議激勵教育的作用及其運用[J].安徽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