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韋倩
貴州醫藥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醫藥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增強。
“黔地無閑草,夜郎多靈藥。”2018年貴州質量發展大會上,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第二屆“省長質量提名獎”。
除了“益佰”之外,以“百靈”“神奇”“景峰”“漢方”等為代表的民族醫藥企業發展風生水起,醫藥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醫藥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增強。
貴州資源富集,是全國重要的動植物種源地和四大中藥材主產區之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發展出了別具特色而又經濟實用的民族傳統醫藥體系。
在我國的4802種藥用資源中,常用的中藥品種360種,貴州就有326種。其中,以苗藥為代表的民族醫藥極富特色。中藥民族藥產業是貴州重點打造的“五張名片”之一,也是貴州最具優勢的特色產業之一。
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仙靈骨葆膠囊,就是源于貴州民間苗族驗方,進入市場以來,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是公司產值上億元的產品之一。
根據苗族傳統驗方制成的著名藥品還有益佰制藥的理氣活血滴丸、國藥同濟堂的潤燥止癢膠囊,等等。
貴州的民族醫藥在擁有先天優勢的背景下,除了利用好傳統藥方之外,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狠下功夫。
“貴州有154個中藥獨家品種,但在同一治療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只有質量過硬、技術領先的產品才有可能獲得品牌溢價。”貴州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要想脫穎而出,需要按照國家新版藥典要求,堅決實施質量再提升行動,通過二次開發和臨床試驗進一步提高質量標準,使品種具有差異化特征,才能進入持續投入持續產出的良性循環。
因此,貴州進行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大病種,培育大品種。培育中藥龍頭企業,加快中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環節建設。
目前,貴州醫藥業發展出艾迪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銀丹心腦通軟膠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鈉、抗婦炎膠囊、鹽酸二甲雙胍等一大批“明星”產品。
2017年,貴州前10個重點品種產值達96億元,占全年總產值的22%,其中,10億元以上品種有2個,分別是艾迪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
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佰制藥”)是一家集新型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創建于1995年6月,2004年3月上市,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益佰制藥現有小針劑、凍干粉針、大輸液等230余個品規產品,產品覆蓋抗腫瘤、心腦血管、呼吸、骨科、消化、男科、婦科等多個領域。
2017年,公司實現工業產值35.87億元,銷售收入38.15億元,納稅5.98億元。
能取得如此成績,保持在貴州省醫藥企業的前列,與公司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分不開。
2015年,益佰制藥提出“聚焦大腫瘤,擁抱互聯網”的戰略轉型規劃,依托“艾迪”“艾愈”等優秀腫瘤治療產品為主體,以構建腫瘤醫療服務平臺、發展大健康產品兩個大方向并行,實現益佰一箭雙翼的升級轉型。
“公司不僅在中成藥、民族藥領域不斷探索,也延伸到了化藥領域。除了現有化藥品種,我們還將引進、研發一系列國際優秀化藥品種。”益佰制藥副總經理竇雅琪說。
目前,貴州許多制藥企業在夯實現有中成藥、民族藥基礎的同時,也積極通過各種方式為企業注入新的力量,為走向國際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貴州天安藥業的主打產品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安多可”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線產品,多次榮獲省級和市級名牌產品榮譽稱號。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等權威機構統計,“安多可”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在城市零售板塊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天安藥業位列中國零售藥店口服降糖藥十強榜單。
2018年上半年,全省健康醫藥制造業發展穩步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0.3%,高于全省工業增速0.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增速3.8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3.7%,拉動工業增長0.4個百分點。民族醫藥工業總產值167.3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7.1%。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馬頭村的貴州威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門藥業”)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鐵皮石斛花已經開放,村民們正忙著采摘。
近年來,貴州以市場需求和生態效益為導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龍頭企業帶動為支撐,以園區規范建設為示范,大力發展中藥材的種植。
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越的生態條件,良好的醫藥產業基礎,有力的政策支持,貴州通過“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貧困縣(區)政府、醫藥企業、村合作社三方搭建合作平臺。
貴州專門制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貴州省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實施方案(2015-2020年)》《發展中藥材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布局黔北、黔東北生產區等五大重點種植區,主要在51個縣開展中藥材種植。
目前,比較具有規模的種植基地有益佰制藥在羅甸縣建設的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威門藥業在安順建設的頭花蓼基地等。
貴州省經信委直接支持以及向國家工信部申請的醫藥扶持項目共34個,扶持資金累計達2.68億元,帶動固定資產投資61.69億元。全省共實施中藥材產業項目270個,中藥材種植總面積150余萬畝,總產量50余萬噸。
中藥材基地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建設初具雛形,一批中藥材種植大縣脫穎而出,打造出一套中藥材從種植到采收加工、使用的產業鏈,中藥材供給能力大大提高。
近年來,貴州醫藥企業在本省采購中藥材的比重從不足20%提升到40%,采購省內中藥材增加20萬噸左右。
“本身企業制藥也需要原材料,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公司能擁有穩定的、質量保證的中藥材收購基地,另一方面還能帶動貧困戶發展,助力貴州脫貧攻堅,這無疑是雙贏的。”威門藥業相關負責人說。

貴州資源富集,是全國重要的動植物種源地和四大中藥材主產區之一。圖為安順市百靈中藥材生態園全景。(貴州圖片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