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羅亮亮
8月24日,在安順市普定縣,“小康電示范縣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順普定供電局副局長楊健告訴記者,作為全省首批5個小康電建設示范縣之一,2018年,普定縣投入資金1.8億元用于該項工程。
8月24日中午,在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古家組,87歲的老人袁有福家正在用電飯鍋、電磁爐等電器做午飯?!耙郧半妷翰环€,光是用一個電飯鍋煮飯,煮著煮著就跳閘了。”袁有福說,去年底經過改造后,他家終于能同時使用熱水器、電冰箱、電飯鍋、電磁爐、電取暖器等常用的家用電器了,老人對此十分滿意。
“小康電示范縣建設”工程啟動后,化處鎮供電所立即開始對低電壓用戶進行排查,并隨著工程的推進,進行逐戶改造,在全鎮14700余戶用電戶中,2000余戶低電壓用戶目前已改造過半,今年年底前將全部建設完成達到驗收標準,有效解決用戶側電壓不合格、配變重過載的問題。
此外,“小康電示范縣建設”工程還要解決臺區安全隱患問題。
8月24日,在白巖鎮一棵樹村一個多叉路口,記者看到,新的變壓器剛剛安裝好,一根根高大的新電桿將代替老舊的矮電桿發揮作用,一簇簇凌亂的舊電線將在新電線投入使用后被拆除。
“待更換的舊電線線距過近、線與線之間存在纏繞現象,這是有安全隱患的,發生短路或火災時,后果不堪設想?!卑讕r供電所副所長楊劭俊告訴記者,白巖供電所所轄兩個鄉鎮經排查共有70余個安全隱患點,目前44個點已經排除隱患,“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年底前全部排除完畢”。

普定供電局工作人員正在架設供電線路,建起“小康電”。(王進 /攝)
“小康電”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基礎建設工程,還優先服務脫貧攻堅。
“政策上,縣局對村合作社、村公司、返鄉創業者用電需求開設了綠色通道,優先保障他們的生產用電。”化處鎮供電所所長常超說,化處鎮作為普定縣“一村一企”產業扶貧模式的發源地,其持續發展離不開電力等基礎設施保障。
化處鎮化新村公司目前種植的6300余畝蔬菜,帶動近300戶農戶致富。在化新村村集體公司蔬菜加工車間打工的村民張蘭說,加工廠除電力線路檢修之外幾乎沒有停過電,加工車間設備需要運行時都正常運轉。
“目前,全縣工程總體進度已達到60%,我們將力爭首家完成全省小康電示范縣建設目標,為全省‘十三五’農網改造升級樹立標桿。”楊健介紹。
鏈接
“小康電”是“安全可靠、智能綠色”的電,“小康電”新型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強,供電質量穩定,供電可靠性高,停電次數少,停電時間短,線路損耗降低。
根據國家能源局部署,2018年底前在全國建設一批“小康用電示范縣”,貴州5縣市入圍,分別是黔南州福泉市、遵義市鳳岡縣、畢節市黔西縣、安順市普定縣和黔東南州臺江縣。
2017年9月,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全面啟動“小康用電示范縣”工程,提升農村電網質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